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2月22日> 总第1180期 > 12 > 新闻内容
当我们聊起死亡
浙江省杭州市 葛 鑫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查看次数:  

 

  儿子五岁了,开始问及死亡的问题。以前,我会告诉他,死亡就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变成了星星或空气……而现在再这么答,他已不能满足,会有更深的问题接上来。

 

  通常这时,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领他到户外,看看花草、小蚂蚁,给他讲生命的生生不息息。花枯萎了,还会再开,小蚂蚁死了,还会再来。每次这样的对话,我都小心翼翼,唯恐哪句话不慎给孩子留下阴影。

 

  后来,我看到一本书——《獾的礼物》。獾是个让人信赖的朋友,乐于助人。他很老,老到知道自己快死了。这天晚上,他写了封信,然后坐在摇椅上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在跑,前面是一条长长的隧道。他愈跑愈快,最后脚离开了地面,自由了。

 

  第二天,狐狸给大家念了獾留下来的信:我到长长隧道的另一头去了,再见!春天临近,动物们聊起了獾。鼹鼠告诉大家獾怎样教他剪纸,青蛙告诉大家他怎样跟獾学溜冰,这些,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

 

  最后,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轻轻地说:“獾,谢谢你。”这个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他听得很认真,他说:“妈妈,獾的身体没有了,可大家都还记得他,他不会真死对吗?”

 

  “是啊,好人都不会真死,永远活在爱他的人心中。”我紧紧抱过儿子,“妈妈会一直和你在一起,陪你长大!”“嗯,和妈妈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儿子也紧紧抱着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