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2月18日> 总第1179期 > 20 > 新闻内容
多对自己说YES
摘自《把你自己还给你》,周昊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8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喉咙痛多个星期,近日检查后,证实因胃酸倒流导致食道软组织发炎。53岁的奥巴马健康状况向来不错,有报道猜测,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其实,有压力很正常,但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就很重要了。

  总有压力

  来自懂得太多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忽然有一日,对这种惯性的生活枯燥乏味到极点,开始反思,难道我就要这样过我的一生?于是,按照内心的指引和呼唤,去发现另一个未知的自己。

  我们越是追求高深的学问,似乎活得越不快乐,你因为懂得越多而觉得身上的包袱越大,你必须跟周遭人不断地竞争,觉得自己几乎快喘不过气来。

  真正的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越是单纯的想法反而越容易得到喜悦;当我们嘲笑那些人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时,而你的聪明又给自己带来些什么?我们的压力多半来自我们懂得太多,想要的也更多,越是追求欲望的满足,越难以真正体会生活中存在的幸福。

  当你到落后的国度看到一群穿着破烂拖鞋的人依旧能载歌载舞,而你却必须花一段时间才能融入他们那种快乐的气氛,是不是很奇特的感觉呢?如果我们能打开心胸,去欣赏不同世界的人们的生活,会发现那些困扰我们的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只是我们都把事情看得太复杂,以至于失去宁静的生活。

  记得以前在做采访工作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回替杂志社采访一位知名歌手,当采访到一半摄影记者还在拍摄时,外头忽然来了一家某大报的记者,那位歌手立刻拉下脸,把我赶离了座位,让位给该名“大记者”。

  这在新闻圈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尤其在过去两大报社独占鳌头的时代。我在想,这些大记者也不过是顶着背后公司的光环,并不是他们本身有任何特殊的文笔或才情。当然,在这些大报开始没落裁员的时候,听说一位当时风光得不得了的大报记者出家了,还因为诈骗上了社会版。

  光环容易使人迷失,不仅在职场上,政坛上更是屡见不鲜。学着把认知重新洗牌,抛掉过去现实的想法,重新学习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修正那些因为利害关系而扭曲的观念,当你懂得以平常心来面对一切时,就不容易受到名利或是挫败的影响,而能更加踏实地过生活。

  文图均摘自《累了你就停一停》,徐竹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遇到挫折

  别把自己想得太完美

  平时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时不时自我审查一番,那么你遇到不顺利就想走人的情况会少得多。有时候,我甚至认为现代人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并不是真有那么严重——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太过于追求完美。

  因为追求完美,所以有一点点的不尽如人意,就想离开;受到一点点挑战,就觉得受到了质疑,感到了威胁;稍微委屈一点点自己,就觉得与魔鬼交割了灵魂;只是一点点需要技巧的事情,就会让很多人觉得失去了原则。人人追求“道”的年代,似乎只有“道”才配得上自己,“技”“术”都是三教九流。

  有时候会想提醒那些觉得失去自我的人,你失去的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你以为的那个完美的“我”。是不是你其实不太想面对自己的笨和残缺,所以用逃避来佯装强大和还击?是不是你把自己摆放得还不够卑微,所以觉得自己已经不用去学习那些小模小样?是不是因为你还有办法活,所以还暂时不用面对自己到底是谁?

  认识自己,是成熟的开始。我想我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一代被称为晚熟的一代。我们没有看过太多的丑恶,所以我们认为没有丑恶,一点点不够理想的部分都能引发一场大惊小怪。

  会有人说,你那是旁门左道,有人说我真的做不来。我只想说真的祝福你可以不用长大,但是成长的痛苦越拖越疼,最后你会变成老小孩,永远停滞在自己的理想国。

  我们必须要尊重那个笨笨的,有局限的,不能同时在两个时空里的,只能活一次的自己。我们要去好好地心疼它的不完美,照顾它的不完美,再努力地让它更完美一点。一点点小小的修正就好,这样的态度会让你变得开心起来。

  找回自己

  别做减法多做加法

  现在很多人都说生活要做减法,但是在我看来,找到你自己的过程,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不是说NO,而是说YES。

  工作机会中,我接触过很多明星,也采访过不少名人,我发现那些说“这套服装不适合我”、“这套妆容不是我”的人,往往不如那些欣然接受的人更清楚自己是谁。

  前者虽然看上去很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但是——你知道这种感觉——他们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娱乐节目的筹备过程,当时我们的创意是通过镜头来展现明星本真的一面。在这个节目里,没有聚光灯、没有助理、没有剧本,就是明星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陌生的生活。这个节目的创意出来之后,我真的觉得很棒,当时大家都觉得拍出来会很火。策划部分完结之后,我就立刻去拉明星加入。

  其实我当时是有私心的,我找了好几个和我关系不错但是又不是很大腕的朋友,想让他们加入。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几乎都拒绝了,有些人是找借口说没档期,有些人则更直接一些说:“那怎么能行,我是明星,怎么能自己拿行李、自己租宾馆,还跑在大街上和小贩讨价还价呢?”

  这样的回答真的让我感觉很遗憾,我看的出来他们把自己固化了,他们把自己的明星身份看得太重。一个固化的自己,怎么能是真实的自己呢?只可能是一个假装的自己,一个扮演的自己。

  我始终是这样认为,加比减更有力量,没有尝试过就认定“自我”是一种固执,也是束缚自己的行为。相反,那些愿意尝试,愿意说YES的姑娘或小伙,他们自我强大和乐观到不停地吞吃新的东西,他们的自我很“大”,所以非常容易找到。

  因为人是多方位的,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试新,也许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这样一面”、“其实这样我也可以”,所以人生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不要简单地就把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某个框架,不要动不动就说NO。

  对于大多数想找到自我的人来说,不如找些现实的方法帮助你来丰富自己,尝试自己,给自己换装。比如,旅行和读书。你们能在旅行和阅读中找到不一样的落脚点,能够得到更多的感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