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出去玩,总感觉他十分腼腆。我常分析原因,却不得解。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孩子这么放不开,肯定是你管得太严了”。
说实话,儿子在幼儿园时我还常带他出去玩。可是,自从上了小学,我似乎每天总是在要求他做作业,上培训班,生怕他一天不学习就会落下许多。
有时,为了克服儿子的腼腆,我不断要求他和同学交流。当他表现出一些犹豫和退缩时,我就用带有怒气的眼神看着他。我发现,他在我怒视的眼神下显得十分不自然。
某天,阅读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我猛然惊醒。“你管得越多,他就越成为你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你内心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我觉得自己的确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干涉过多。这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不够自信,希望孩子变得更好。
有人说:“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我觉得颇有道理。其实,父母自身的圆满才是最好的教育。毕竟教育的高境界是不教、是无为。而所谓的不教和无为,全依赖于父母的无声的榜样。
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果子。树长好了,果子当然也就更饱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