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9月15日> 总第1155期 > 23 > 新闻内容
健康软件只能当参考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王 琪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5日  查看次数:  

  9月10日凌晨,可以测量心跳、计步的苹果手表上市,宣称将改变人们的健身方式。其实近年来,手机健康软件层出不穷,然而专家指出,对这些健康软件还是“权当参考”的好。

  在手机众多软件助手中,健康类软件是一个重要组成,总数有近千种。这些健康软件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以“心率测试器”为代表的测试类,让人们通过手机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指标;“1号药店”为代表的用药类,可通过查找自己对应的症状自助用药;饮食类如“营养餐百科”等,提醒人们根据自身体质和节气来规划饮食。

  “手机软件测试心率如果准确当然是好事。”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维君说,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机软件测试出的心电图仍然是单导联图,相比医院心脏监测仪器的十二导联图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副教授何计国认同一些健身运动软件起到的督促运动的作用,但同时认为各种推荐健康饮食的软件都无法实现真正的“私人订制”,忽略个体差异的健康软件“意义不大”。此外,专家不赞同按照症状在用药软件中查询,自行用药的做法。

  专家建议,手机健康软件作为一种督促健康生活的工具,可适当选用,但不要认为手机软件可以代替医生的诊治,有了疾病更不能擅自用药。一旦感觉身体不适,还是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