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王刚,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抑郁症,哪种疾病对工作的影响更大?在近日召开的第七届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发布的中国首次参与的一项针对全球12个国家的职场抑郁症调查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前两个。但事实上,抑郁症才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第一诱因。
该调查子项目“中国工作场所中抑郁症影响”数据显示,高达70%的抑郁症患者因病请假中断工作,特别是对于25~44岁正处于最佳工作年龄的职场人士。但目前公众对抑郁症却普遍缺乏认知,低估抑郁症危害已成世界问题。
健忘犹豫也是抑郁症状 别以为抑郁症状只有心情不好、焦虑绝望,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在抑郁发作期间,有超过一半的患者注意力集中困难,37%的患者会健忘,36%的人表现出犹豫不决。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教授说:“目前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普遍停留在情绪症状层面,比如出现持续显著的情绪低落、悲伤,入睡困难、失眠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情绪和躯体症状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抑郁症,但对于健忘、犹豫不决这样的认知问题,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病,更不会刻意去治疗,但这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比平时更容易出错。”
不过也不要太担心,只有当认知问题症状持续2周以上,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而且无法靠逛逛街、跟同事去卡拉OK等缓解方法摆脱时,才需要尽快去寻求精神科专业医生的帮助。
八成抑郁症患者隐瞒病情 “在我国职场中,有83%的患者因为担心丢饭碗而选择对雇主和同事隐瞒自己的病情。”王刚教授介绍,这样其实对患者的治疗也会有影响。
他解释,“我经常建议患者休息一段时间,但找我开假条的患者却很少,因为假条是精神科的,即使有人要开,也要求开睡眠不好之类的,只有很个别的人同意开抑郁症。但是在欧洲国家,只有30%的患者有这样的担心。”
王刚教授进一步解释:“在美国,一个员工要是得了抑郁症,法律规定老板不能把他开除,而是要先给他三个月的治疗时间,这三个月的工资全额支付,如果三个月治疗好了,就回公司继续工作,如果仍然无法工作,就再休一段无薪金的假期,要是最后实在治不好,才会考虑解除合同。”我和抑郁症的8年抗战郁金香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总干事 陈 巍抑郁症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今年38岁的我,曾经是上海闸北区的高考状元,英语八级,外企高薪。但人生轨迹在2003年患抑郁症后完全改变了,从原来的“好儿子”、“好下属”、“好朋友”变成“家族的耻辱”、“疯狂的同事”和“时不时就会消失的朋友”。
第一次抑郁症严重发作的时候,我站在26楼的办公室窗口边想要跳下去,好在脑袋比较大,缝隙比较小,跳楼失败了,今天我才有机会让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当时确诊为抑郁症后,一方面医生通过药物治疗使我控制了病情,另一方面就是寻找各种办法积极减压,因为我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特别大,和上司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所以我甚至跟自己手下换了一下岗位,他做主管,我做手下,这个方法马上就帮助我减压了。
抑郁症的病情反反复复,虽然工作时间不到十年,但期间我换了十个工作,至少有一半是因为病情发作没有办法胜任工作被公司解除的,虽然收入增加到年薪40万左右,但这一切最后也没有了。
克服抑郁症对我最有帮助的一件事情是,2011年我开始正式全职学习心理咨询师进行自我治疗,同时创办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进行自我救赎,创办公益组织来帮助更多的病友。从那时开始我每天充满了正能量,终于在患病8年后打败了抑郁症。
我想提醒患友们,跟抑郁对抗一个好身体非常重要,所以经常锻炼是少不了的;平时可以加入一个朋友交流圈,有同病相怜的患者,也有心理咨询师,工作中遇到哪些不快,找这些朋友聊聊天;业余做点公益,你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收获鼓励与肯定,对巩固康复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