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是很多家庭里常见的现象,但当唠叨成为习惯时,却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的家庭顽疾。
曾有一位二十多岁患进食障碍的女孩和她妈妈来找我看病,她妈妈说,她女儿特别想吃糖,一天吃二十多块,母亲觉得吃糖多了不好,但每次一说女儿,女儿就说我知道!我反问这位母亲,如果不说她,您受得了吗?女孩的妈妈说,好多事她一做出来我就要说她,但她不听我的,她不听我的,我就着急,生气,又要多说几句。我说,让她改变进食行为是您的任务吗?来找我是她要解决进食问题,还是您要解决进食问题?这位妈妈沉默了。
通常,一个唠叨的人身边会有个固执的人。她越着急越唠叨,越唠叨他越不听,他越不听越固执,她越着急越唠叨。结果是沟通途径阻断。“唠叨”会培养“固执”,培养一颗封闭的心,不仅对唠叨的妈妈是封闭的,对其他人也是封闭的,因为听的能力已经在长年累月的唠叨摧残下所剩无几。他会对说教格外敏感和反感,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话里有说教的味道,而排斥沟通。因为听不进去,他可能还会培养出一个唠叨的妻子。于是,“唠叨”和“固执”传给了下一代。
其实,对于像这位妈妈一样爱唠叨的家长来说,经常要有意识的反思和提醒自己,您说了就尽到责任了。告诉她您的担心,只说一次,之后她如何做是她的选择和责任。允许孩子以她的方式认识世界,允许她犯错误。她摔跟头疼了,自己就会好好走。认识到摔跟头是必要的,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就不会那么着急了。给孩子信任,她就会为此事负责任。所以,只有克制了唠叨,才能逐渐转化家庭顽疾,使自己和家人都轻松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