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5月05日> 总第1118期 > 15 > 新闻内容
擅治儿童结核的“卢大叔”
健康时报驻上海记者 尹 薇/文 范忭忭/图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5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卢水华,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结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 肺结核和全身结核病,尤其擅长耐多药结核病和各种儿童结核病的诊治;在艾滋病、血液病、肝炎、妊娠等合并结核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结核科的卢水华主任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叔”。首先是由于他擅长对付儿童结核病,也因此有了好多儿童粉丝。另一方面,给一些症状不那么明显的儿童结核病明确诊断,尤其在重症儿童病例,常常由于疾病发展到全身播散状态,症状和体征常常被掩盖,如何做到快速准确诊断,这也是这位大叔的一项绝活。

  “比较大一些的小朋友都很喜欢我。”卢水华这话说得不假,查完房,病区外一位七八岁女孩被父亲带来复诊,她一见卢主任便蹦蹦跳跳地扑过来搂住大叔不松手。卢主任高兴地摸摸小姑娘的头。

  “这是我治疗后恢复得很好的一位小患者,已经两年了。看她现在与正常同龄的小朋友几乎看不出差别,大家很难想象她来的时候病情很危重,危机生命。这类儿童结核病人确诊时全身都是结核杆菌,还入侵大脑,引发了结核性脑膜炎,病情危急。”呼吸和急救方面深厚的功底让“大叔”对这些患儿应付自如。

  未来看结核跟看感冒差不多  儿童结核的诊断是一个难题。儿童患上结核后的早期,与成人完全不同,缺乏低热盗汗中毒症状,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也明显,一旦症状明显病情便已十分严重,常为高热、肝脾肿大、呼吸困难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显然,能尽快甄别出来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现在美国儿童结核病的有效诊断率为60%~70%,我们这里诊断率已达60%左右,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卢水华主任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之情,“我们有临床研究实验室。始终和最先进的诊断技术接轨,比如最近一项来自德国的技术要通过审批而应用于临床,在病床边就能检查结核,未来看结核跟看感冒差不多。”

  给儿童诊断抽胃液更靠谱 诊治结核病只靠先进技术可是不够的,这位大叔还有自己的绝活:抽胃液来明确诊断。在他的病房内,他会给全部疑似患儿抽胃液检测。“在明确诊断为结核病的婴幼儿中,它们的咽试子结核菌阳性率仅为4%,这是因为他们年纪小,有了痰液会直接咽下去。因此如果有针对性地插胃管去抽些胃液,很快就能把吞咽下去的结核菌找出来。”

  这项技术其实早已公开了,国际同行也都公认是有效的办法。但能够贯彻下去的医院并不多。原因在于,家长对于该做的明确诊断得做好心理准备——这项检查必须得清早5~6点做。因为清晨未进食前最能找到细菌,再则抽胃液对孩子几乎没伤害。在这里,医生的插管技术已经千锤百炼,快而娴熟,患儿还没怎么觉得抽胃液就已经完成了。

  儿童结核是可以治愈的 儿童结核的发病程度比公众想象中要严重得多。以前我们认为,结核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才会罹患,且快被消灭了。但随着人口流动,即便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会有结核患儿。及早消灭儿童结核,破除结核菌的传播源也成了业界的一项使命。卢水华主任说,儿童结核虽发病迅速,但大多数患儿如果能坚持规范治疗,是能得到彻底治愈的。

  临床发现一些儿童发病就是耐药性结核,他们发病的细菌可能来自其他不规范治疗患者的扩散,为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也因此卢水华主任还常组织全国同行们进行规范化治疗培训,把各种技术心得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同行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