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国标难解决有机污染物“通常城市自来水厂都至少会有两个备用水源地,一个被污染了,就立马启用另一个备用水源,不应自来水有异味一个多月了,还让大家喝那个水。”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水质专家王占生对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应急方案表示不满。
81岁的他,一辈子都在与各种各样的污水治理打交道。“目前国内80%的自来水处理工艺,还都是老一套。”王占生介绍,就是按照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个流程,来对自来水进行集中处理。
虽说这也是全球最常用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但各国处理的标准和消毒方式差异较大。比如,按我国现行国标要求,我国自来水浑浊度要求是3度,美国、新西兰、欧共体等要求是1度,实际供水则在1度以下;再比如消毒,我国最通常用的是氯气消毒法,发达国家则已基本普及臭氧消毒,或臭氧——活性炭法消毒。
“氯气可以有效杀死水中大量的细菌,但是由于中国近30年地表水受污染情况加重,原水中的有机物成分复杂,导致氯气消毒中易产生致癌成分三卤甲烷,于是人们开始推广臭氧、臭氧——活性炭以及紫外线消毒等更安全水处理方式”,“看现在我们的江河湖泊,大多是三类、四类水质,有机污染严重,这种原水水质恶化的情况下,仅靠传统工艺,根本无法有效解决有机物污染问题”,而我国的自来水水质国标(1985版),当时主要是针对无机物污染而设置的检测目标,并非针对近年来水体中越来越多的有机污染物。
王占生说,传统工艺能去除直径5微米左右的杂质或细菌,而有机物直径通常只有5纳米左右,两者相差1000倍。采用传统工艺,只能去除原水中较大颗粒的30%有害物质,而采用臭氧、臭氧—活性炭等深处理工艺,则可提高到50~60%的有害物质去除率。
自来水厂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能喝上怎样品质的自来水,除了处理工艺还和管理水准有关。目前国内仍在采用的国标是1985年修订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量参数为35项。
“为什么老百姓总在说‘水有异味’,而自来水厂始终回应‘达标’、‘符合国家规定’”,王占生直言,就是因为相较于欧美各国自来水水质标准,我们1985年自来水国标“尺度较大”,比如欧美的指标普遍是50项以上,其中有机化合物我国仅5项,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有20项,加拿大19项,美国和新西兰16项。
“国标应该每五年就修订一次”,王占生介绍,在专家们呼吁下,2001年7月,卫生部在两次协调原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修订无果后,率先出台了一个部门“规范”,即《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将检测参数由35个,提高到了96个,其中2/3为“非常规检测项目”。2005年,建设部也编制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称为“行业标准”,检测参数达到101条。
2006年底,卫生部再会同几大部委,完成了对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新标准将检测参数增加到106个,并宣布五年内完成自来水新卫生标准的全国覆盖。然而,按官方公布数据,2009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新卫生标准达标率50%;2011年,达标率83%。
“这些全国达标数据,都是抽测得来,也就是由建设部组织专家对送上来的水样,进行检测,各地自来水厂能将脏乱差的水拿去送检吗?况且其中还不包括县级自来水厂。”一位知情者反问。
这也是兰州水污染事件中,威立雅水厂为何解释是在每半年一次国家规定的检测中间、偶然测知苯超标20倍的原因所在。且苯属于国标“非规定检测项目”。
在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中,当地疾控中心作为水质独立第三方监测单位,一直没有正式出具的水质检测结果。“卫生部下属的疾控中心有权进行独立第三方监测,可现实情况是因国家投入不足,导致疾控中心水质检测技术跟不上。如果都赶不上自来水厂,让它如何去行使第三方监测?”王占生认为,让负责生产供应自来水的水厂,去主动承认水质有问题,这在中国相当有难度。
深度处理的经费需政府承担 “深度处理技术,简单地说,是指对前四个传统流程处理过的自来水,再进行臭氧消毒,或者采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杀毒”,王占生称。中科院相关院所进行过实验,在传统工艺后增加深度工艺,自来水质明显达标。
“设备费用,大约每吨水处理需增加1毛多,再加上人工费、利息等,又是一毛多,每吨水处理总共增加3毛多成本就够了”,王占生称,江苏、上海、深圳等地已有一些自来水厂采用了新工艺,但仅占国内20%。
在江苏常熟,自来水厂设施非常好,全新,完全有能力上深度水处理工艺。但调研时发现该厂仍只按传统工艺生产自来水。对方回答:“市里没有更明确(更高标准)要求,水厂就没这个责任,如果真要上深度处理工艺,那市政府得给人员编制、给增加相应的经费。”
“不改良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那么老百姓就只能自己掏钱买净水器,买净化设备,这个费用不一定比改良水工艺低,甚至更高,只不过是老百姓负担了”,老教授称。
让国内水质科学家们不安的是:呼吁多年的自来水厂工艺,这些年不仅没有推进改良,却等来一个更心焦的消息———去年6月29日,在卫生部原规定五年全国落实新饮用水卫生标准日到来之前,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落实106项新国标被告知推迟到2015年。这意味着在五年过渡后饮用水新国标再次延期。“这也是无奈之举,现有水平距离新国标,差得太远”,清华环科院一位水专家称。
“老百姓家里不用装净水器,不用买桶装水,都直接喝自来水,那时才能说明你生产的自来水质量是真正合格的”,而要喝上这种一打开水龙头即能饮用的干净水,王占生预计:“至少要等到‘十三五’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