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组织评选,辉瑞中国提供支持的2013年度“辉瑞杯”第五届杰出精神科医师奖结果近日揭晓。经各地推荐及评选委员会投票评选,江开达、李从培、李凌江、严善明、张亚林、纪术茂、洪士元、栗克清、苗国栋、郑毅等十位专家荣获杰出精神科医师奖。李舜伟获得杰出精神科医师特殊贡献奖,张芳贤获得杰出精神科医师提名奖。
■链接
中国医师协会“辉瑞杯”(原“惠氏杯”)杰出精神科医师奖是目前中国精神科医学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创立于2006年,该奖初定每年进行一次评选,在前三届已评选出最具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精神病学家30名。从第四届开始,将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作为终身成就奖,每三年一次,期间设立两次年度优秀精神科医师奖。“辉瑞杯”杰出精神科医师奖与优秀精神科医师奖的设置,是对我国精神科医师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与赞许,也是对他们爱岗敬业、德业双馨精神的弘扬,以此鼓舞和激励临床一线的精神科医师。

江开达:脑影像技术用于精神科的先行者
江开达现任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执行主任。他是国内首批将脑影像技术应用于精神科疾病研究的工作者,其参与的脑诱发电位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课题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得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颁布的“神经科学特别贡献奖”。

李从培:中国司法精神病学奠基人
90岁高龄仍在参加疑难病例讨论的李从培教授是我国新中国司法精神病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曾直接领导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历次重大决定,在医、法两界都享有盛誉。率先提出“正确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整体功能关联度”的鉴定思维方法。

李凌江:填补我国灾难心理干预空白
李凌江担任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以来,带领学科成为同行公认的精神病学界医疗、教学、科研的一流平台与基地。他主持制定我国首部《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为我国公共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精神创伤的干预工作制定了临床工作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多次参与和指导我国重大的公共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处理。

严善明:提出精分和情感障碍诊断新标准
严善明1955年开始从事精神病学工作,是镇江市精神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司法鉴定的开创者。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对情感性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是国内最早重新认识锂盐在情感性精神病治疗中的功效的少数精神科医生之一,为在我国推广锂盐治疗精神病做出了贡献。

洪士元:实施首例气脑造影术
洪士元,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从1947年开始,洪士元就效力于当时的国民政府卫生署批准成立的我国首家公立精神疾病专科机构“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1984年9月“南京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成立,洪士元担任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洪士元主任主要从事精神病学、老年心理卫生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是我国首例气脑造影术的主要参与者。

苗国栋:让百年老院换新颜
苗国栋现任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主要从事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特别是强迫症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是国内著名的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专家。在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先后负责创建了老年病区、神经内科病区,正是有苗国栋带领的团队不懈努力,使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于2001年正式加挂了广州市脑科医院牌子,让百年老院换新颜。

李舜伟:神经精神双栖大家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李舜伟教授更新了抑郁症、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995年李舜伟教授被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同期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成为当时医学界为数不多的“双栖”专家。李舜伟对于睡眠障碍的诊治和科研做出了重大贡献,组织撰写了中国失眠诊治专家共识,填补了国内空白。

纪术茂:开创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研究先河
纪术茂是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他开创了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的先河,由他编著的《精神疾病与法律》为建国后首部司法精神病学专著。他是国内最早提出“精神伤残”概念的专家之一。他主持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研究填补了学科的多项空白,该研究成果被誉为“纪氏常模”,广为援用。

张亚林:道家认知疗法的创建者
张亚林,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教授、中南大学精神应激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也是创建道家认知疗法并将其核心技术—ABCDE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第一人,开启了我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先河。该疗法对各种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心身障碍、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曾受邀赴香港、美国等地示范和推广。

栗克清:“解锁工程”暖民心
栗克清现任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院长,主持开展了建国以来该省首次的《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2008年开始针对部分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问题,开展“解锁工程”,救治了被关锁患者94例,被誉为“民心工程”、“爱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栗克清荣获“2010年度中华精神科学会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

张芳贤:“桃红合剂”的发明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张芳贤教授在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做精神科科主任。曾在七十年代发现一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周期发作”的病人,单用西药治疗无效,后用中草药配制成的中药“桃红合剂”进行合并治疗,此后治疗“周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周期发作”均用此药并普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