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什么年龄最高发?退休后的前10年!
“在我国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中,50岁以下相对少见,50~60岁的发病率低,而60~70岁发病情况显著上升,70~80岁又开始呈下降趋势,呈现出峰谷状。”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汉忠总结道,这个欧美男性最高发的癌症,近些年也开始盯上中国男人了,尤其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年男性,更是成了“重灾区”。
来自北京和上海的权威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已经由2001年的5.53/10万上升至2010年的16.62/10万,而上海市20年间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则增长了10多倍。李汉忠教授提醒说,我们必须开始重视这个“沉默的杀手”。
作为中国泌尿外科领域的著名专家,李汉忠教授近年来一直关注前列腺癌在中国的进展情况。“前列腺癌现在发病的人数越来越多了。”李汉忠教授透露,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达到了9.92/10万人口,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生殖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其中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
之所以60~70岁这个年龄段前列腺癌高发,是因为进入老年之后,体内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平衡失调,雄激素也刺激了前列腺癌的生长和恶化;而到了70岁以后,男性性能力逐渐减退,雄性激素开始减弱,所以发病率又开始呈下降趋势。
相关数据也证实了李汉忠教授的判断。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1988~1994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率为2.1%,而到了1994~2002年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为13.4%,增长了近7倍。
“七八十年代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一年也遇不到几例前列腺癌的病人,可现在,门诊中找我看前列腺癌的患者,明显让人感觉是越来越多了。”前列腺癌发病率如此之高,李汉忠教授分析认为,一方面与平均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有关;而另一方面,前列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使得更多躲在那里的隐匿性前列腺癌患者也被发现,被诊断。
一测二摸早发现
目前公认,前列腺癌的最佳筛查方法是一“测”二“摸”。一“测”是指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即通过检测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性蛋白质成分,判断是否存在前列腺癌的可能。这也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且方便的方法。二“摸”是指直肠指诊,直肠指检是由医生用指尖,经患者直肠触诊前列腺,感知患者前列腺的大小、质地、表面光滑程度和周围黏连情况,从而对是否存在前列腺肿瘤做出初步判断。
李汉忠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对于后期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前列腺癌只要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五年存活率可达70%左右。不过很遗憾的是,由于前列腺癌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临床上很多患者被发现患上前列腺癌时已发展至晚期或转移,出现了排尿困难、肾积水、尿毒症和骨痛等症状。
李汉忠教授强调,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定期做一次PSA筛查,60岁以上的男性,有条件的话可以每年做两次PSA。值得一提的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从45岁开始就应定期筛查。
穿刺检查不可怕
对于已经发现的可疑病变的前列腺癌诊断,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这也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
很多患者一听到“穿刺”就觉得很可怕,担心穿刺很疼,会使癌细胞扩散。遇到这样的患者,李汉忠会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这种担忧并不存在。因为穿刺就是用空芯针穿刺前列腺,穿刺过程中,针头扎进前列腺里,勾取组织后,针头会马上缩回针管内,然后再从前列腺里拔出针管。加上前列腺本身有厚厚的包膜,这样的操作方式并不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而且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好,无痛穿刺也成为可能。
不过李汉忠坦言,虽然穿刺并不会造成癌细胞扩散,不过穿刺方式不同,还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目前穿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直肠穿刺,一种是经会阴部位穿刺。经直肠穿刺,由于直肠细菌多,会把直肠细菌带进前列腺,加上老年人免疫力差,容易导致前列腺感染。所以李汉忠的经验是,一般采用经会阴穿刺,这样可以避免前列腺感染的风险。李汉忠教授介绍,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大多数都是采用经会阴穿刺,几千例穿刺没有发生一例发生前列腺感染的。
治疗用好“黄金搭档”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一般采取根治性治疗,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李汉忠教授介绍,甚至一些范围非常局限,病理报告属于癌前期病变的患者,还可以采取临床观察的方法。
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则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如根治手术+内分泌治疗、粒子植入+内分泌治疗等。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为主,然后搭配适当的放射治疗。而对于已经转移性的前列腺癌,则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遗憾的是,很多患者诊断出来大多是偏晚期或者已经转移。为此,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李汉忠教授介绍,内分泌治疗应包括抗雄与去势药物治疗。如果将抗雄与去势相加治疗,则成为雄激素全阻断治疗。
过去,也有一种切除睾丸的方法,被称为去势手术治疗,这种方式显然不符合患者的意愿,目前基本上已放弃这种治疗方式。而单独用抗雄治疗效果不佳,现在最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方法还是去势治疗或者是“去势治疗+抗雄治疗”的雄激素全阻断治疗。
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加速剂”,前列腺癌细胞在低雄激环境中会逐渐“死去”,内分泌治疗正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打针吃药来降低体内雄激素的水平或阻止雄激素发挥作用来控制前列腺癌。
“药物治疗上,其实最易记住‘双得’,即 ‘诺雷得’和 ‘康士得’。”李汉忠教授介绍,康士得是抗雄的口服药,一天一粒就行,诺雷得是注射的去势药物,一个月注射一次即可。现在在临床上还有了长效缓释剂型的诺雷得,这种药,只需要间隔三个月注射一次,不仅更为方便,价格上也比一个月一次的剂型更划算。这“双得”加在一起治疗前列腺癌也被称为是“双得宝典”。
李汉忠教授指出,关于前列腺癌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终身复查。在内分泌治疗的过程中要规范用药,遵医嘱,可以减少产生雄激素非依赖状态。如果是发病1年内的,至少应每3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则可延长为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可以延长为每1年复查1次,如果病情需要可缩短复查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