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焦顺昌,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在肿瘤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有较多经验。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下午)
王洁,北大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主任医生,擅长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胸膜间皮瘤、胸腺肿瘤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三(下午)
你想吐吗?恶心吗?
对于化疗后出现呕吐、恶心的患者,应少一点这样关切的询问,因为这样的问题会给患者以心理暗示,他们会吐的越来越厉害。有的家属怕病人吐,还会把盆子放到床边,这都会诱发其呕吐。
事实上,是可以预防呕吐发生的。除饮食、心理的因素外,第一次化疗时防吐很重要,就是说在化疗前先要对患者进行呕吐风险评估,如果属于易呕吐类型,在第一次化疗前应预防用药,以免形成条件反射;如果第一次没有用防吐药,以后化疗吐了,再用药效果也不好。
目前,75%以上患者化疗后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同时根据所用化疗药的剂量、输注速度和给药途径不同,其呕吐表现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化疗后呕吐从时间上来说,分快慢;从人群上来说,分男女;从程度上来说,分高、中、低。
分快慢:迟发性呕吐可持续数天
有的患者在医院时,可很好地控制他恶心、呕吐,但出院后恶心、呕吐却越来越重,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很可能是迟发性呕吐。原因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由两条关键通路调控——一个是人的中枢(大脑)通路,另一个是外周(肠胃)通路。
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数分钟至数小时,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内缓解,主要由外周(肠胃)通路掌管。延迟性恶心呕吐多在化疗24小时后发生,可持续数天,主要由中枢通路掌管。
分性别:女性且年轻更容易吐
在呕吐风险评估中,患者的性别、年龄、酒精摄入史、焦虑、既往化疗的呕吐控制等都会影响到呕吐发生的程度。
相对来说,女性与男性相比,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会更高;而其中,年轻患者要比老年人的呕吐更加难以控制;女性且年轻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也更高。另外,如果是有长期和大量酒精摄入(每天100g酒精)史的患者,他们的呕吐控制也会较为有效。
分程度:可先进行呕吐风险评估
化疗后呕吐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与医生用药、患者身体状况等有关,一般分高、中、低三个类型,事先通过呕吐风险评估可知道。
如果是高度催吐性化疗方案,新版《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给的解决方法是提前用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NK-1受体拮抗剂三药联合方案,从中枢和肠胃双通路入手。而对于无恶心和呕吐史的患者,在应用低致吐化疗方案时可不必在化疗前常规给予强止吐药物。
专家谈呕吐
2014版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日前发布,阐述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类型、原因和治疗原则,强调了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对患者和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性。
浙江省肿瘤医院化疗中心主任张沂平:呕吐是病人最关注的 从医生角度来说,过去可能非常关注抗肿瘤的效果,比如肿瘤是否缩小,血项是否变化等。但是恶心、呕吐却是病人最关注的,因为这些不适将导致他们不能进食,生活质量下降。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徐瑞华:化疗后呕吐很常见 很多病人常抱怨化疗期间总是恶心呕吐,这也是多数人害怕化疗的一个主要问题,甚至有些人因为恶心呕吐不愿接受治疗或中途治疗失败,这在临床中较常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胡夕春:乳腺癌患者更易吐 乳腺癌基本上是女性患者,相比其他肿瘤患者更容易吐,同样一个化疗方案,治疗淋巴瘤可能是造成中度致吐,可到了乳腺癌就变成一个高度致吐了,所以乳腺癌患者往往吐得更厉害。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彩存:半数病人呕吐会恶化 恶心呕吐如果不预防,大概有一大半以上的病人会发展到中重度恶心呕吐,等到这时再采用标准止吐措施,还是会出现呕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