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4月10日> 总第1112期 > 08 > 新闻内容
腿上有三个补水穴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博士 莫秀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查看次数:  
  
  我有个朋友,白皙细嫩的皮肤一直让她引以为傲,但换工作后由于常熬夜赶方案,皮肤的抗打击能力也越来越弱。前些日子,去郊外踏青回来,突然在一夜之间爆长出满脸的小疹子,问我怎么办。
  我告诉她,有些人出现过敏症状是一时的,这和外在因素有很大关系,环境污染、不良化妆品刺激、接近过敏原等都会导致皮肤变得脆弱敏感。此外,还有一些像她这样的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皮肤水分和胶原蛋白质流失加快,皮肤锁水能力变差也容易在春季里患上脂溢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要想改善这种状态,首先要补水。
  除了平时多吃些水果外,还可以分别按摩3个补水穴:太溪穴、照海穴、三阴交穴。这些穴位都不难找,太溪穴在足内侧,即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的地方;照海穴在内踝尖下方的凹陷处;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将自己的手并拢横着放,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3寸),在胫骨后缘,也就是在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的地方。
  按摩时要把握力度,按到有微微酸胀感就行,可以涂点按摩油或精油,防止皮肤损伤。一般每穴按3~5分钟,每天按揉2~3次,最好是在下午5~7点的时候按,只要坚持,就会有明显的补水效果。
  她有点半信半疑,脸上的问题跟肚子有什么关系呢?我说,这主要是为了调节身体机能,改善皮肤微循环,起到补水效果。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按揉可激发身体的原动力,也就是激发肾经元气,起到滋阴益肾、润养全身经络的作用;照海穴是肾经水大量蒸发的地方,按揉这个穴位可保养皮肤,防止水分丢失,增强补水效果,而三阴交穴是脾经要穴,肝、脾、肾三条阴经的气血在这里交会,所以按揉此穴可调整三条经络的经气,调动三经的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体质好转了,身体气血顺畅了,皮肤的微循环自然也会有所改善,营养和水分就能顺利供应到脸上的皮肤,毒素就能顺畅地从皮肤排出体外。她按我说的,坚持按这三个穴位,渐渐地脸上的小疙瘩没有了脸也水润起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