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4月10日> 总第1112期 > 07 > 新闻内容
五十不惑更安心
著名作家 柯云路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查看次数:  
  
  
  一位读者写来长信,说自己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细想想,并未实现自己哪怕一点年轻时的梦想——为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及小孩读书,不得不拼命工作,至今依然无法适应复杂的公司政治——似乎并没有达到“不惑”的境地。
  在我收到的信件中,追寻人生意义并求解人生困惑的有相当一些。一般的说教对于这类朋友肯定不起作用。我给这位朋友回信,讲的都是我的真实感受。
  严格地说,我也没有做到“四十而不惑”。我在四十岁左右时正在写《新星》系列,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理想,其中总有些“简单化”的东西。后来又经历了许多事,那样的经历和人生体验是四十岁时不可能有的。所以,我自己的“不惑”也应当在五十岁以后了。当下的大学教育相当普及,年轻人走出校门就二十多岁了,如果再读研读博毕业更晚一些,事业一般开始在三十岁左右,成家基本也在这个年龄段。一个人“三十起步”“四十而立”就很不错,往下要争取的是“五十而不惑”。
  所以,四十岁还“惑”并不是坏事,“惑”是未来“不惑”的前提。
  以一个作家对生活的观察而言,我眼中看到的黑暗和不平不会比任何人少,而我自身遭遇的挫折也远多于常人,但这并不防碍我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社会。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善举,对于全社会来说都是正面的力量。
  所谓积极的人生态度,我的理解很简单:做自己该做的事乃为“积极”,该做的事不做乃为“消极”。当然,需要加一个注释——做自己“不该做”的事乃为“贪图”。目标过高,野心过大,力所不能及,都是一种贪图。
  真正的“不惑”就是要认清那些不应有的贪图,并且能够平静地剔除它们。至于人为什么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我的人生经验:只有如此,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详和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