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你身在异乡,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平均一天陪父母3小时,一年只能陪父母21小时。假定你的父母现在55岁,设想他们能活到85岁,在未来30年里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只有630小时,也就是26天,还不到一个月。如果这个春节您打算去旅行,那么带上父母吧,父母需要陪伴,旅行就是最美好的陪伴。
作者简介:王凯、王锐兄弟,年过六旬,黑龙江省兰西县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母亲的梦想,他们自制“感恩号”人力房车,从老家出发,拉着母亲周游华夏。曾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孝子”。
载着母亲的愿望出发
一个八旬母亲,两个六旬儿子,自制的人力板车,37双磨破的鞋,徒步行走近50000里,跨越1000多个城镇,517天走过3.7万里,这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
我一直坚信,心能到达的地方,脚便能走到,因为,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想出发,随时都可以。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在电视上看到黑龙江加格达奇的孝子王一民,拉着老母亲全国各地旅游的新闻报道,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对我说:“你看人家那么大岁数了还有儿子带着去旅游,我真是羡慕啊,你们哥儿俩能带我去旅游一趟不?”听到老父亲这样说,我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回应道:“只要你们二老愿意走,我们就愿意拉,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随后,我和哥哥讨论这件事,都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父亲母亲失望。家人都没有意见,我们和父亲都做好了出游的准备,父亲定了出发的日子。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家人一听父亲真要坐着“感恩号”去旅游,立马没了当初那种坚定的支持声。
老父亲当时85岁,母亲78岁,都是高龄老人,家人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我和大哥都很理解。因为是亲人,所以才有更多的牵挂。
父亲怕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生出矛盾,失望地说:“算了,不去了,这事儿以后再也不提了。”
半年后,父亲因肺部感染住了院,可是,让全家人想不到的是,在住院期间,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全家人都很悲痛。
父亲突然离世,让我们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毕竟我们没有满足老父亲的心愿。
父亲走后,有一天中午吃饭,母亲突然对我说:“我总觉得你爸说的‘拉着房车出去看看风景’这个想法挺好。”
我愣了几秒钟,笑着问:“妈,你想上哪儿呀?”她想了想,说:“去好地方呗,北京、香港,这些都是好地方吧!”
母亲没什么文化,对全国各地的区域和景点都不了解,对地理位置更是没有概念,她不知道北京、香港到底在哪里,离得有多远。母亲一提到这些地方,眼睛都是亮的,让我再次想起父亲当时跟我诉说愿望的样子,于是我坚定地说:“好,妈,你老儿子一定让您老看到北京、香港。”
我和大哥这次坚定信心,发誓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样动摇了。
我满心祈祷,趁着母亲还走得动,趁着我们身体还算硬朗,重新打造的“感恩号”,一定要载着母亲的愿望出发。
出发前几天,我们先和老母亲一起检查了身体,确保万无一失。我和哥哥年轻的时候在部队受到过很好的训练,所以身体一向很好。母亲的身体也非常好,虽然已经年近八旬,但是心脏、血压还很正常。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医院拿了400多块钱的药,以备在路上生病急用。说也奇怪,后来我们在两次出行的517天当中,竟没有吃过一片药。
有时候,人活的是一种心情,一路上母亲看遍了想看的风景,心情自然舒畅,因此也就不会轻易生大病;而我和哥哥通过这种方式尽孝心,看着母亲高兴,心里也乐呵,所以身体一直很好。
尽孝就是色难、无违
孔夫子对如何尽孝也有精辟的论述,其中“色难”“无违”就是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去善待父母。“色难”就是不给父母难看的脸色;“无违”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饱含对父母亲的尊重和关爱。
万事开头难。虽然我和弟弟在最初行走过程中,身体上和生活上都不是很适应,但是我们用强大的内心战胜了重重困难,用路人的关爱滋润了心田。我们相信,走过了最初艰难的路,以后就会更加顺利了。
听到母亲一路上的欢声笑语,我和弟弟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都在设想母亲看到香港夜景的场面,那种对到达目的地的强烈向往,就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走过广水是孝感,孝感市是全国以孝治市的文明城市。“天仙配”那美丽动人的故事已流传千古,当我们亲临现场,走进“孝子祠”的时候,感受非同一般。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看看古人,想想自己,如果不善待自己的父母,难道不觉得汗颜和羞愧吗?
中午时分,我们在园内参观完了“孝子祠”,七仙女雕像以及古二十四孝石雕后就走出了董永公园,恰巧旁边就是孝感市社会福利院,我们拉着“感恩号”走了进去,和那里的老人们亲切交谈。临别时,我们以一个退伍老兵的名义,向那里的老人捐赠了1000元钱。钱虽然不多,却是一个空降兵退伍老兵对部队驻地父老乡亲的一点点心意。
其实尽孝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选择带母亲出来旅行,可以选择给父母做一顿午餐,可以选择陪父母聊聊天……尽孝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即便是领着老婆孩子回家过一个周末,都会让老人们享受到盼望已久的天伦之乐;即便是一个电话,都会让你的父母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即便是一声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你的父母,喜之不尽、彻夜不眠。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孝心的标准并不是行孝的难度有多大,而是看你究竟有没有孝心,有没有孝敬父母的态度。
人心思孝,人心向善,敬老爱幼,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是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孝感这个城市,我们被浓郁的孝道文化包围着,内心觉得更加坦然,也更加有力量。
文字和图片均摘自《带着父母去旅行》,王凯、王锐著,团结出版社,北京汇智博达图书

编者按:如果你身在异乡,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平均一天陪父母3小时,一年只能陪父母21小时。假定你的父母现在55岁,设想他们能活到85岁,在未来30年里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只有630小时,也就是26天,还不到一个月。如果这个春节您打算去旅行,那么带上父母吧,父母需要陪伴,旅行就是最美好的陪伴。
作者简介:王凯、王锐兄弟,年过六旬,黑龙江省兰西县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母亲的梦想,他们自制“感恩号”人力房车,从老家出发,拉着母亲周游华夏。曾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孝子”。
载着母亲的愿望出发
一个八旬母亲,两个六旬儿子,自制的人力板车,37双磨破的鞋,徒步行走近50000里,跨越1000多个城镇,517天走过3.7万里,这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
我一直坚信,心能到达的地方,脚便能走到,因为,世界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想出发,随时都可以。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在电视上看到黑龙江加格达奇的孝子王一民,拉着老母亲全国各地旅游的新闻报道,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对我说:“你看人家那么大岁数了还有儿子带着去旅游,我真是羡慕啊,你们哥儿俩能带我去旅游一趟不?”听到老父亲这样说,我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回应道:“只要你们二老愿意走,我们就愿意拉,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随后,我和哥哥讨论这件事,都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父亲母亲失望。家人都没有意见,我们和父亲都做好了出游的准备,父亲定了出发的日子。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家人一听父亲真要坐着“感恩号”去旅游,立马没了当初那种坚定的支持声。
老父亲当时85岁,母亲78岁,都是高龄老人,家人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我和大哥都很理解。因为是亲人,所以才有更多的牵挂。
父亲怕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生出矛盾,失望地说:“算了,不去了,这事儿以后再也不提了。”
半年后,父亲因肺部感染住了院,可是,让全家人想不到的是,在住院期间,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全家人都很悲痛。
父亲突然离世,让我们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毕竟我们没有满足老父亲的心愿。
父亲走后,有一天中午吃饭,母亲突然对我说:“我总觉得你爸说的‘拉着房车出去看看风景’这个想法挺好。”
我愣了几秒钟,笑着问:“妈,你想上哪儿呀?”她想了想,说:“去好地方呗,北京、香港,这些都是好地方吧!”
母亲没什么文化,对全国各地的区域和景点都不了解,对地理位置更是没有概念,她不知道北京、香港到底在哪里,离得有多远。母亲一提到这些地方,眼睛都是亮的,让我再次想起父亲当时跟我诉说愿望的样子,于是我坚定地说:“好,妈,你老儿子一定让您老看到北京、香港。”
我和大哥这次坚定信心,发誓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样动摇了。
我满心祈祷,趁着母亲还走得动,趁着我们身体还算硬朗,重新打造的“感恩号”,一定要载着母亲的愿望出发。
出发前几天,我们先和老母亲一起检查了身体,确保万无一失。我和哥哥年轻的时候在部队受到过很好的训练,所以身体一向很好。母亲的身体也非常好,虽然已经年近八旬,但是心脏、血压还很正常。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医院拿了400多块钱的药,以备在路上生病急用。说也奇怪,后来我们在两次出行的517天当中,竟没有吃过一片药。
有时候,人活的是一种心情,一路上母亲看遍了想看的风景,心情自然舒畅,因此也就不会轻易生大病;而我和哥哥通过这种方式尽孝心,看着母亲高兴,心里也乐呵,所以身体一直很好。
尽孝就是色难、无违
孔夫子对如何尽孝也有精辟的论述,其中“色难”“无违”就是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去善待父母。“色难”就是不给父母难看的脸色;“无违”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饱含对父母亲的尊重和关爱。
万事开头难。虽然我和弟弟在最初行走过程中,身体上和生活上都不是很适应,但是我们用强大的内心战胜了重重困难,用路人的关爱滋润了心田。我们相信,走过了最初艰难的路,以后就会更加顺利了。
听到母亲一路上的欢声笑语,我和弟弟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都在设想母亲看到香港夜景的场面,那种对到达目的地的强烈向往,就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走过广水是孝感,孝感市是全国以孝治市的文明城市。“天仙配”那美丽动人的故事已流传千古,当我们亲临现场,走进“孝子祠”的时候,感受非同一般。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看看古人,想想自己,如果不善待自己的父母,难道不觉得汗颜和羞愧吗?
中午时分,我们在园内参观完了“孝子祠”,七仙女雕像以及古二十四孝石雕后就走出了董永公园,恰巧旁边就是孝感市社会福利院,我们拉着“感恩号”走了进去,和那里的老人们亲切交谈。临别时,我们以一个退伍老兵的名义,向那里的老人捐赠了1000元钱。钱虽然不多,却是一个空降兵退伍老兵对部队驻地父老乡亲的一点点心意。
其实尽孝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选择带母亲出来旅行,可以选择给父母做一顿午餐,可以选择陪父母聊聊天……尽孝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即便是领着老婆孩子回家过一个周末,都会让老人们享受到盼望已久的天伦之乐;即便是一个电话,都会让你的父母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即便是一声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你的父母,喜之不尽、彻夜不眠。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孝心的标准并不是行孝的难度有多大,而是看你究竟有没有孝心,有没有孝敬父母的态度。
人心思孝,人心向善,敬老爱幼,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是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孝感这个城市,我们被浓郁的孝道文化包围着,内心觉得更加坦然,也更加有力量。
文字和图片均摘自《带着父母去旅行》,王凯、王锐著,团结出版社,北京汇智博达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