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判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宣传得已经很多了,但也千万不要绝对化。
我的一位患者,是位老人,平时爱喝两口小酒,去医院做体检后发现甲胎蛋白偏高,心里很紧张,怀疑自己得了肝癌。后来戒酒后再去医院复查,甲胎蛋白恢复到了正常值以内。
甲胎蛋白这种糖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左右,甲胎蛋白会从血液中消失。由于成年人肝细胞存在新陈代谢,少量肝细胞损伤或死亡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甲胎蛋白,只是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而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其可重新具备产生甲胎蛋白的能力,肝癌患者的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异常偏高,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甲胎蛋白就已经升高,所以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定期的检查。
但甲胎蛋白升高并不等于说是肝癌。甲胎蛋白的生理性升高常见于妊娠妇女和新生儿。甲胎蛋白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产后3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不用过度担心。
同时,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酒精性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与肝癌不同的是升高幅度较低,一般肝炎患者甲胎蛋白升高的持续时间不长,经治疗后可恢复。另外,还有部分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及生殖细胞肿瘤等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需同时结合病史等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