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刻板、严谨、不苟言笑的女科学家,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台下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没有学究气,还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苦恼、压力等,这些成功人士在职场中同样会遇到瓶颈,但她们传达出的却是坚持理想、不抱怨、享受工作……目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自创立10年间,共有86位优秀女科学家获此殊荣,看看她们的成功之道以及处世态度。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于黎:
快乐工作
“我的工作是研究猴子粪便的。” 女科学家于黎尽可能简单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她的工作一点都不简单,她通过粪便的DNA鉴定,发现了世界上极为珍稀的第五种金丝猴——缅甸金丝猴。
到云南10多年的于黎,和她最熟悉的是朝夕相伴的仪器和电脑,枯燥的分子研究,但在她看来则是一种难得享受,她的解释:“做科研确实很苦,但我却觉得很值,因为兴趣在,我提倡健康工作和快乐工作。”
于黎说她在工作中是一位教授,但在家里是妻子和母亲。所以,工作的情绪不能带到家里,应和其他家庭一样,承担妻子、母亲的职责。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孟智勇:
享受工作
大学报到时,我的名字出现在了男生册上。工作后,我的医疗证上的性别也是男的。因名字总闹笑话的孟智勇,却选择一个颇有男性色彩的工作,通过收集、分析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案例和数据,寻找着灾害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由于幼年一次触电事故,孟智勇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对实验科学很有兴趣,心中无限敬仰居里夫人。”她笑着说。对于现在的研究工作,孟智勇用“很享受”来形容,因为她说自己的好奇心强,而且不喜欢受拘束,相比许多其他要循规蹈矩的工作来讲,搞气象科研要自由得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
充满好奇
爱刨根问底的性格,让王晓晨的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因为她想知道那些死了的细胞究竟是怎样被身体处理掉的。
于是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的王晓晨,回国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进行细胞凋亡清除的基础研究。
每天与虫子打交道的王晓晨,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回家,几乎天天嘴边挂着线虫,因为她的丈夫也是研究该领域的,王晓晨笑着说,平时在家除了柴米油盐,工作是他们主要的话题,但这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王慧:
坚持感恩
好莱坞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双侧乳腺预防乳腺癌的新闻,让预防医学进入大众视野。
王慧的工作是从遗传和营养两个方面,找到预防肿瘤的方法。
对于工作中科研工作的艰辛,王慧认为各行各业如果把工作做好都很辛苦,工作没有好、坏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她自己始终坚持理想、坚持感恩这个信念。
一个人一定要有理想,同时要有实现理想的坚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人越不过去,其实就差一点点坚持下去的勇气,坚持是做事业、完成理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二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让自己最大发挥个人的力量。
第三就是要感恩,作为子女要对父母感恩,作为学生要对老师感恩,一个科学家则要感恩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