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章:
健康时报《艾滋病痊愈世界第一人》(2011年12月5日的健康时报3版、24版)的报道曾轰动一时。文章讲述了美国人蒂莫西·雷·布朗在德国的夏洛特医院治愈艾滋病的故事。时至今日,布朗的艾滋病病毒检测仍呈阴性,他被认为是艾滋病痊愈世界第一人。
布朗是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消灭”艾滋病毒的。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系统,必须同时结合免疫细胞表面的两种物质CD4和CCR5——就像一把钥匙,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孔,才能打开免疫细胞的大门。然而研究发现,有一类人天生不会感染艾滋病,这就是CCR5基因的缺失者。少了一个孔,钥匙自然无法打开大门。布朗异常幸运,他找到了一位CCR5基因缺失的骨髓捐赠者,同时完成了对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治疗。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说,布朗这样的艾滋病治愈者还会出现,但绝非易事。
新情况:
布朗痊愈仿佛一个神话,许多人追问骨髓移植干细胞治愈在其他艾滋病患者身上是否也能实现?近日,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两名之前被认为已通过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的患者,在停止抗病毒治疗后复发。
这两名艾滋病患者患有霍奇金淋巴癌,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这也可以看做是对蒂莫西·雷·布朗治愈艾滋病途径的一种“复制”。就在今年七月,医生们曾“谨慎地”报告两位患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似乎真的“消失”了。然而最新报道显示,分别在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感染治疗用药,能够压制艾滋病毒繁殖)7周和八个月后,两位患者血中再次出现HIV病毒。
其实,早在今年7月英国的《自然》网站发布新闻时,这些研究人员就曾表示,短时间检测不到HIV的DNA或RNA不代表完全治愈,因为这种病毒可能潜藏在人体的“储液器”里——人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大脑、内脏。此次,两位患者的停药也许恰恰是间接验证了这样的猜想。
相关阅读:
美国女童或成艾滋病痊愈第二人
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20届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感染年会(美国)上,来自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的专家分享了密西西比一个艾滋病妈妈生下的新生女婴被治愈的案例,这名女婴现在被认为是世界上艾滋病治愈的第二人。
在小女孩生下不到30个小时时,医生们就开始对她进行了抗病毒治疗。治疗持续了整整十八个月,直到被婴儿家人介入后终止。尽管小女孩在出生3周时,体内仍能检测到HIV,但到29天时,常规方法已经无法检测到病毒。中断治疗十个月后,研究人员也未能在婴儿血液中检测到病毒。直到今年3月,尽管一直未再接受治疗,孩子的免疫系统仍然很正常,不过,她的血液中仍存在病毒DNA。
中国专家有突破研究
对抗艾滋病,不仅国外屡传新消息,我国科研工作者亦有新进展。
由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领衔的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够促进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的重建和恢复。课题组对13位经过长期抗病毒治疗但免疫重建失败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和随访,最终一半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有效重建。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艾滋病权威杂志《艾滋病》(AIDS)上。
在艾滋病预防方面,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以及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历时5年,研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策略,并在以中国猕猴为模型的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