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疾病患者常常拒绝看医生。此时,家属会背着患者找医生,严格地说是向医生咨询。这时,诊断没有确定,医生的任务是对患者障碍性质做出判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属说话要有“讲究”,尽可能客观地反应情况,陈述事情经过,平铺直叙患者的行为、言语内容以及言行的背景,最好别说推论或结论性质的话,比如“我觉得他抑郁”、“他最近很焦虑”等。
陈述事实应当根据时间顺序,把患者每一种异常情况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说清楚,同时最好说明患者当时的环境和遇到的问题,说明患者能力的变化(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也许,家属陈述的情况还不足以让医生做出初步诊断,甚至难以提出倾向性的意见。那就需要家属根据医生的要求观察患者,搜集确切的资料。
当然,少做评论并不是拒绝家属参与讨论。讨论问题,应该是医生了解清楚情况以后再开始。在医生了解情况时,家属也不要过多谈论自己的推论,这可能误导医生,把家属的推论当作事实,不利于医生弄清楚事实真相。
向医生咨询,本身就是听取专业意见的过程。如果家属的意见与医生相左,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陈述是否清楚,自己有没有认识上的误区等。如果确实对现在的医生存在难以调和的意见,那么再看看别的医生也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