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戎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内镜中心副主任
擅长治疗:早期胃癌、食管癌的内镜诊治,以及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和超声内镜(EUS)下胰胆系统疾病诊断等。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日常工作中,常有患者强调做胃肠镜检查时要用无痛的。个人认为无痛检查虽然很有必要,但是肠镜与胃镜不同,无痛肠镜的检查效果未必好,相反可能影响到医生操作。事实上,只有极少部分肠道黏连严重或是结肠冗长,操作困难的患者才需做无痛肠镜,一般患者不推荐。
所谓无痛胃肠镜就是在麻醉下进行胃肠镜检查,胃镜很有必要选择无痛的是因为胃镜插管时,患者反应比较大,还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影响到检查顺利进行,因此使用无痛胃镜既可让患者减少痛苦,医生也能安心仔细检查,避免遗漏病变。
但是肠镜检查,需要患者与医生不断配合,比如改变体位、调整呼吸等,如果做无痛肠镜,在麻醉状态下患者根本不可能听从医生口令,这样反而加大了医生操作难度,同时检查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
事实上,结肠镜检查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如果医生技术过关,90%以上的患者不会有明显痛苦就能够完成检查。
比如, 结肠镜检查的目标是到达盲肠,成人的结肠长度在1.5米,结肠镜检查时需要将结肠短缩套在镜身上,到达盲肠时一般进镜也就是80~90厘米,如果在进镜中能时刻注意保持结肠短缩状态,患者就不会感觉到太痛苦。
同时,患者也要放松,配合医生动作完成检查,还要注意就诊时应选择正规的大医院。
相关阅读
天津肿瘤医院内镜室科主任胡建章:
40岁后每年查1次 肠癌常见症状是排便习惯、腹痛、便血等,通过肠镜检查基本可明确诊断,特别是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肠癌术后以及40岁以上出现肠道不适症状的患者,最好每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苗继延:
无痛肠镜并非人人适合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苗继延:无痛肠镜通过静脉麻醉后,患者会在沉睡中完成检查,患者一般感觉不到疼痛等不适,但是无痛肠镜检查不是谁想做就能做,查前要看血压、胸片、心电图检查结果是否正常,这三项检查中某一项不合格,都不宜做无痛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