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与读者交流,发现一些读者接触的依然是比较传统的医疗技术。有的读者说,要是不看健康时报,都不知道病还能这么治。其实,医疗技术正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在出现、新药品在应用,我们应多了解这些信息,同时应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王洪涛医生的经历似乎更有说服力,一起听听!
专家简介:王洪涛,男,博士,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擅长各种成年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及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周五全天。
现在很多手术都是日间手术,当天做当天出院。对此,很多患者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在刚接触这种短时、微创的手术时,我们也无比激动。
1993年,我在南京医科大学读本科,专业是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一边学习理论课程,一边见习。当时全国只有我们学校和湖南医科大学在本科就开了这个专业。
我们经常在电教室里观摩各种眼科手术录像,由于当时眼科学的几位教授都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所以大部分录像来自日本。依稀记得当时已经有玻切手术了(即玻璃体切割术,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学校附属医院的第一台玻切机也来自日本,是一位老师留学回国时学校赠送的。
印象最深的还是当时被称作世界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一个手术只需要10分钟左右。当时国内还没有几家医院能开展这种手术,很多医院开展的都是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算是个别医院开展的小切口的囊外摘除手术,少数熟练的专家做,也需要25分钟左右。10分钟,多么神奇!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当时看那段手术录像时的情景:洁净的手术视野,快速的晶体乳化和粉碎过程以及人工晶体的植入。最让人震惊的是,手术中没有任何出血,也不需要止血。这样的手术太有诱惑力了!
1995年我被分配到了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眼科工作。当时我也能磕磕绊绊地完成一个个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然而大学时观摩的超声乳化手术录像却时常在我眼前回放,心里也总涌动着一股莫名的冲动。大概是1998年时,我所在的医院有了第一台白内障超声乳化仪。但当时科里还没有人能操作这台新机器,因此我们开始每个月外请专家,由我来负责陪同专家。也正是这个机会,让我能与被请来操作机器的北京同仁医院专家接触,成就了我后来的同仁之路。
2000年,我成了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专科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开始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眼科技术和诊疗手段。2003年毕业时,我已经能较为熟练地独立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了。再后来,我成为了同仁医院眼科的一名医生,还代表医院多次参加全国防盲办组织的全国各地的白内障防盲手术,完成帮扶手术8000多例。
从一个小时到10分钟,白内障手术的时间越来越短、损伤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我们国家的眼科大概用了二十年,完成了白内障治疗最先进技术的普及。我很荣幸成为这一过程的亲历者,并为这一发展而自豪。我希望我们的医疗能够造福更多患者,也希望身患疑难病的患者不要丧失信心,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很多难治之症都能被神奇的“10分钟”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