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8月12日> 总第1047期 > 17 > 新闻内容
肝癌联合围剿效果更好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姜凯,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疑难疾病的诊治,特别是肝脏肿瘤与胆道疾病的外科诊治、肝脏移植,特殊部位肝细胞癌的射频消融术等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肝癌因其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且中国肝癌患者发病人数占全球肝癌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被称为中国特色的“癌中之王”,最新的临床治疗发现,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上,联合围剿的治疗效果要远好于单兵作战。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姜凯介绍,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HCC),其他为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癌。

  根据国际著名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分期)治疗推荐,肝癌分为极早期、早期A、中期B、晚期C和终末期D。而肝癌治疗有外科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和系统治疗等几种方式。

  从临床效果看,早期小肝癌首选外科根治术,而中晚期肝细胞癌,现在较为推荐的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主介入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姜凯博士解释,肝癌手术是一个大的腹部切口,肝脏楔形切除或半肝切除,在距离肿瘤1厘米处形成切口,但这样会使肿瘤以外肝组织也无法保留。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则不同,在肿瘤血管中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局部杀灭肿瘤。介入治疗创伤低,主要用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或复发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病灶缩小,也可行根治性切除。

  而肿瘤生长需要“种子和土壤”,肿瘤细胞是种子,肿瘤血管则是土壤,只有土壤中营养丰富,种子才会发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无法手术肝癌患者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时一方面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被“断了粮”,自然无法“发芽”了。

  靶向药物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一个是抑制肿瘤长大,一个是精准局部杀灭肿瘤,缩小病灶,争取根治性切除机会,其效果要高于单兵作战的靶向治疗、手术或化疗。中科院肿瘤医院发布的一项“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研究显示,参与研究的患者40多人,一年生存率可达68%,大大高于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平均3~6个月的水平,78.6%的患者提高了生存质量。

  “应对肝癌最好的办法还是防而不是治。”姜凯提醒,国家确定的一级预防七字基本方针为:“改水、防霉、防肝炎(种疫苗)”,现在还需加上戒烟限酒。对于已经患慢性乙型和/或丙型病毒性肝炎者,应预防肝硬变,定期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和B超检查等,力争最早期发现肝脏癌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