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6月27日> 总第1034期 > 16 > 新闻内容
脑卒中筛查报告这样读
健康时报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特约记者 高 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吉训明,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硬化、狭窄和闭合性病变;脑静脉窦血栓和颅内高压症;小血管病变

  现在大家脑卒中筛查意识普遍提高了,这是好事,可拿到筛查报告后,不少人发现看不懂报告中的一些术语或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全面认识病情,对检查情况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导致延误病情或影响了生活。

  颈动脉斑块?不是所有的都高危

  拿到报告后,有人一看颈部血管超声显示“颈内动脉内膜增厚伴多发斑块”,报告单上写了大大小小几个斑块,这可吓坏了,“医生,我这会不会斑块脱落,哪天就突然瘫了?”不少患者都这样忧心忡忡地问。

  “其实并不是所有斑块都是高危的。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主要在于斑块的不稳定性,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易脱落的斑块。”吉训明教授说, 斑块根据内部回声可以分为低回声(主要成分为血栓、出血或胆固醇)、等回声(主要成分为纤维组织)和强回声(主要成分为钙化)。根据形态又分为扁平斑块和不规则斑块。通常,强回声、形态扁平的斑块较为稳定,若颈动脉超声对斑块的形容为“低回声或不均回声”,形态“不规则”即不稳定斑块,这样的斑块更易脱落导致中风。

  不过发现斑块后也不用慌,只要严格控制血脂,还可将不稳定的斑块钙化变为稳定。脑卒中患者应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追踪斑块的大小及稳定情况;而定期健康体检时发现颈动脉斑块的话要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脑白质变性?不一定是老年痴呆

  “医生,我这头颅CT平扫的报告单上写着脑白质变性,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啊?”有患者拿到体检单后急忙来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解释,这是个误区,脑白质变性可不一定是老年痴呆。

  “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构成,本身具有缺血易损性,成人脑白质约占全脑体积的50%,轻度缺血即可造成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很多疾病都存在白质损伤。” 但是吉训明教授介绍,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的老年人中也发现大量的白质损伤。

  如果在起病很早期阶段就能检测到脑白质变性的话,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较差,只有这种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和功能储备耗竭时,才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

  高血脂变正常?也得继续治疗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问,我的血脂都正常了,是不是不用吃药了?这可是个很大的误区。”吉训明教授介绍,有血脂高的患者拿到体检结果,发现血脂相关的各项指标已低于正常范围,但大夫依然嘱咐不能停用降脂药,于是很不理解。

  他解释,因为现在正常的血脂是服药后降下来的,而胆固醇、甘油三酯不断地代谢生成,没有药物控制完全可能再升高。

  因此在将血脂控制在目标值后,患者还要继续长时间用药,但用药剂量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降脂幅度、肌酶谱、肝功能的状况酌量减少,动态调整,但绝对不能私自停药。

  “而且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也不意味着不需要治疗,因为对血脂指标的要求是因人而异的。”吉训明教授解释,比如化验单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在2.08mmol/L~3.12mmol/L之间,但患者若已出现斑块,就应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2.59mmol/L以下;若患者出现血管狭窄、不稳定斑块或伴有代谢综合征,血脂控制还要更严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降到2.01mmol/L以下甚至更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