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庄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系教授
韩光协,韩国首尔延世大学医学院消化内科教授
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陈诗典,台湾彰化医院胃肠功能室主任
不管是乙肝、丙肝还是脂肪肝,只要查出有肝纤维化,就意味病情离肝硬化只有一步之遥了。确诊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做肝穿刺,然而这项检查要把长约7厘米的针头刺入肝脏,致使很多人因惧怕,耽误了抗肝纤维化的最佳治疗时机。
肝穿刺的深度一般在4~6厘米,虽然危险性不高,穿刺的速度也很快,但毕竟是有创伤的检查,患者可能有疼痛、出血、感染等,如果检测结果不准确,还要再遭一次罪,重新穿刺。目前,肝穿刺仍是肝纤维化检测的金标准,尤其是对脂肪肝患者来说,对B超、CT等检查不敏感,如果患者有肝纤维化倾向,只能采用“肝穿”才能知道。
不做“肝穿”
也知肝硬度
在韩国,做肝纤维化检测则不用做 “肝穿”, 韩国首尔延世大学医学院消化内科教授韩光协介绍说,现在韩国采用的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测仪器,这是一种无创检测仪,类似于B超,检查时身体不会有任何的伤口,主要通过量化肝脏硬度数值来诊断和监测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检测扫描仪,主要通过探头振动轴发出低频弹性波在患者体内传播,同时探头上的超声换能器,可跟踪弹性波传播并测量其速度,随后显示器上出现相应的图像,仪器会把速率转变为硬度值,来判断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举个例子,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弹性值超过12千帕(压强单位),说明患者已存在肝纤维化的可能;超过14~15千帕则可考虑肝硬化的可能。
三类人早检查
警惕肝变硬
肝纤维化患者主要集中在乙肝、丙肝、脂肪肝这三类高发人群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指出,乙肝与丙肝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在全球4亿乙肝患者中,中国患者有93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2000万,这期间将有1/4的患者转变为肝硬化。如果乙肝和丙肝重叠感染,可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很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脂肪肝。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指出,脂肪肝会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脂质代谢紊乱,加剧肝纤维化发展而形成肝硬化。因此,以上三类人群应及早进行检查,也不要轻易拒绝进行“肝穿”,以了解肝脏病变程度,及时治疗。
台湾彰化医院胃肠功能室主任陈诗典则提醒,如果病情已从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也不要思想负担过重,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提很重的东西,避免增加腹部压力而引起咳血。
链接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与韩国首尔延世大学医学院,联合主办了第一届亚洲肝纤维化暨第六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目的是亚洲各个国家交流肝病防治经验,促进中国肝纤维化学术研究,会议由内蒙古福瑞中蒙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ECHOSENS公司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