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由于学习负担逐渐加重,10~13岁是孩子近视的高峰期,其实,这种想法不科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小儿眼科专家刘虎表示,孩子是否会近视,在七岁前就已埋下隐患,预防近视,七岁前更有意义。
正常人的眼轴长度是24毫米,眼轴每增加1毫米,会相应增加300度近视。一般认为,眼轴超过24毫米,是近视,短于24毫米,是远视。
人在刚出生时,眼球小,眼轴短,所以,正常的婴儿一般都是远视眼,平均有200~300度的远视。0~3岁时人眼发育最快,3~7岁期间,继续发育,但放缓。而到7岁时,大部分孩子的眼睛就该“长到头”了,也就是说,应该发育成正视眼了,但是,有些孩子在这个远视眼向正视眼发育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外因,眼睛“长过了”,眼轴过长,于是,就变成了近视眼。
这些外因很常见,比如有些父母在孩子三四岁时就教其读书认字,或让其常近距离用电子产品,孩子眼睛本身发育就快,这些做法无形中起到“催化剂”作用,加速孩子眼睛发育。等孩子八九岁时,才突然发现孩子眼睛已经“长过了”,变成了近视眼。
“看上去,好像是上小学后近视眼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这都是以前积累的结果,到了一定年龄才显现出来而已。”刘虎提醒家长,学龄前儿童有一次散瞳验光非常必要,如果孩子已上学,最好在一年级时利用寒暑假进行视力检查及散瞳验光。
链接
正常情况下,三岁左右小孩子测视力时,应该是200度以内的远视才是正常的,随着孩子眼睛的发育,会逐渐从生理性远视过渡为正视,即通常说的正视眼。据979期健康时报12版《三岁娃远视才正常》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甄毅说,保护儿童视力,最好选稍微柔和的微黄色光线,即中色系光线。这种灯光下用眼,不易视疲劳,可有效预防近视。据815期健康时报23版《灯泡色温4000K最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