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人,大多被医生要求先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因为血糖控制快,效果明显,一些患者会持续使用胰岛素,而放弃使用口服药。在亚莫利东西方交流论坛上,专家们指出,新确诊糖尿病人现在胰岛素用得很乱,中华糖尿病学会正在起草规范,国际公认的共识是,一般新发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一个月左右,最多不能超过3个月。
无论中国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还是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关于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如无禁忌,都把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等口服药作为一线用药,新诊断病人一般推荐胰岛素强化加口服药双管齐下,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停用,单用口服降糖药。
只有空腹血糖过高、糖化血红蛋白超过10%以上或三多一少症症状特别明显的会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因此,强化治疗只有短期强化之说,没有长期强化的做法。一开始使用胰岛素,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修复和保护β细胞功能,为后面口服药治疗打基础。如果是从一确诊就开始长期使用胰岛素,以后口服药效果会受影响,甚至只能长期用胰岛素。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要防止或者延缓它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光测血糖稳定不管用,最好的也是必要的办法就是让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lood pressure)、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面达标,临床上一般称此组合为ABC。
血糖达标的全世界公认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糖蛋白达标,一般患者小于7%即可,一些年轻没有并发症、条件比较好的,小于6.5%。老年人如果有并发症的体质比较差的,可以放宽到7.5%到8%。血糖达标,有点达标,就是餐前、餐后、空腹血糖达标,线达标,血糖波动不能太大,还有就是面达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每3个月到6个月就要查一次。
血压达标,过去要求是130/80mmHg,现在放宽到140/90mmHg。因为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血压不达标,心血管损伤就会增加,加上患有糖尿病,血管更加脆弱,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人通常要小于2.6mmol/L,如果还合并有冠心病的就要小于1.8mmol/L,因为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是导致血管斑块的祸首。
此外,必要的健身不可少,每周要有150分钟的锻炼,从次数上讲至少是三次以上,要这样有综合的管理,还要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脑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