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胡学强,中山三院神经病科主任医师,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华,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吴卫平,解放军第301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名词解释:
多发性硬化,简称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包括感觉改变、视觉障碍、肌肉无力、忧郁、协调与讲话困难、严重的疲劳、认知障碍、平衡障碍、疼痛等,严重的可致活动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多发性硬化(MS),要说这个病名,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或以为是骨骼的问题,或以为是皮肤的问题,在“北京医院2013世界多发硬化日”专家媒体座谈会上,中山三院神经病科主任医师胡学强教授说,神经系统的各种异常表现都可能是它的问题,症状千奇百怪,很多人发病了都不知道,不当回事,殊不知,这一疏忽可是个亏本买卖。不妨听专家跟您细细地算笔账。
健康账
反复发病会痴瘫
“这个病的特点就是反复发病,”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华介绍说,70%~80%是复发缓解的,可就是反反复复才使得问题变得严重了,有的患者刚开始只是肩酸痛,以为是学习累了,可再次发病时可能还是肩酸痛,如果不当回事,脑子会慢慢萎缩,认知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以前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但现在,只要正规积极治疗,避免反复发作,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胡学强介绍道,作为普通老百姓,如果自己只有二三十岁,出现肢体麻木、震颤、头晕、头痛、
胡学强,中山三院神经病科主任医师,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华,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吴卫平,解放军第301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名词解释:
多发性硬化,简称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包括感觉改变、视觉障碍、肌肉无力、忧郁、协调与讲话困难、严重的疲劳、认知障碍、平衡障碍、疼痛等,严重的可致活动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多发性硬化(MS),要说这个病名,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或以为是骨骼的问题,或以为是皮肤的问题,在“北京医院2013世界多发硬化日”专家媒体座谈会上,中山三院神经病科主任医师胡学强教授说,神经系统的各种异常表现都可能是它的问题,症状千奇百怪,很多人发病了都不知道,不当回事,殊不知,这一疏忽可是个亏本买卖。不妨听专家跟您细细地算笔账。
健康账
反复发病会痴瘫
“这个病的特点就是反复发病,”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华介绍说,70%~80%是复发缓解的,可就是反反复复才使得问题变得严重了,有的患者刚开始只是肩酸痛,以为是学习累了,可再次发病时可能还是肩酸痛,如果不当回事,脑子会慢慢萎缩,认知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以前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但现在,只要正规积极治疗,避免反复发作,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胡学强介绍道,作为普通老百姓,如果自己只有二三十岁,出现肢体麻木、震颤、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别只想着是脑血管意外,要找专门神经内科大夫给排查一下,是不是多发性硬化。这个病平均发病年龄一般在20至40岁,女性发病人数两倍于男性。
社会账
家庭基石被抽走
“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是个倒三角,爷爷奶奶四人,父母两人,独生子女一人,而如果这个宝贝的独生子女年纪轻轻就摊上这个病,一家的基石被抽了,家也塌了。”张华介绍,美国做过统计,MS在中青年中的致残率仅次于车祸,排第二位,且全球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
“前不久,我们科室里的一大学生得知自己患MS跳楼了,为什么?是我们鼓励的不够吗?” 胡学强说,我们从她住院就一直在鼓励,父母也都跟着她,其实这也是这个病的特点,伴发焦虑、抑郁的特别多。解放军第301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卫平介绍,“我们曾做过调查,MS合并抑郁焦虑的占50%左右,也有大量资料显示,MS自杀率比普通人群要高7.5倍。”
经济账
预防用药更省钱
既然这个病这么大的危害,那就好好治吧。“可很多人习惯了发病才去医院治,没发作时就不在意,这个才要命,” 胡学强说,这个病一年平均发病0.5~1次,每次发病都会在大脑等中枢神经上留下印记,只是发病了才治就中了疾病的圈套,不少患者几次发病后就瞎了、瘫了、傻了。
只不过,现在是住院治疗能报销,出院后预防用的干扰素不报销,所以患者家属也想着能省点是点儿,他们是没有意识到预防对预后的重要性。你想啊,二三十岁就坐着轮椅了,这生活质量会差了很多,还没了劳动力,得不偿失。吴卫平补充道。
有些基层医院的大夫,在缓解期小剂量用急性期激素药物,可长期下去,病人吃得很胖,最后都股骨头坏死了,对疾病无益,对患者的健康也无益。张华也补充道。
链接:MRI检查是MS患者诊断及病情变化观察的重要手段,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免疫中心和MRI室共同合作,决定6月1日开始为到院确诊的前30例MS患者由研究经费支付费用检查一次头颅MRI(具体找北京医院张华、殷剑大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