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6月06日> 总第1028期 > 16 > 新闻内容
中风后浑身疼咋回事
健康时报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特约记者 张献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6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张志文,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中风后,不少家属反映,患者变矫情了,“我老伴现在整天哪都不舒服,不是说肩膀疼、头疼就是胳膊疼腿疼,今天这疼明天又那疼。”一位家属这样抱怨。事实上这些患者可能真不是矫情,而是得了卒中后疼痛综合征。

  近期一项发表于《卒中》杂志的大规模的试验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很容易发生慢性疼痛综合征,即使是轻中度卒中的患者也存在。“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中约11%~55%的人会出现慢性疼痛。如肌肉骨骼痛、肩痛、痛性痉挛、头痛及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等。”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文教授说。

  疼痛综合征

  重男轻女

  一般来说,病情不太严重的缺血性卒中病人反而更容易发生疼痛综合征,而且年轻的患者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更为多见,大多在脑卒中后3~6个月发生。

  “造成疼痛综合征的关键因素不是中风范围的大小,而是和中风部位有关。中风发生在延髓背外侧和丘脑的患者最容易发生疼痛综合征,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皮层或皮层下也较容易发生。”张志文介绍,不同发作部位,患者疼痛的感觉和地方也不一样,如果中风部位在丘脑或内囊后肢,疼痛可能会出现在没有中风的那整个半侧身体,包括头面部和躯干。如果中风部位在延髓背外侧,则可能表现为中风这侧身体的头面部和对侧躯干的疼痛。

  疼起来

  说不清道不明

  这种疼不光疼痛部位不一,疼痛感也多种多样,有时候是烧的疼,有时候则是刀割般疼、钻凿样疼、撕裂样疼等,剧痛会使患者难以忍受,而且很难说清楚自己到底是哪疼,病的时间越长,疼的越厉害。情绪变化、肌肉收缩、肢体运动、冷热刺激,甚至触摸、风吹等都能够诱发疼痛或加重疼痛。

  “其中烧灼样痛最为常见,超过60%的卒中后疼痛综合征患者会出现烧灼样痛,有时会合并1~2种其它性质的疼痛。”张志文介绍,除了疼痛以外,患者的感觉也可能发生异常,比如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还可能会伴随出现肢体瘫痪、共济失调、吞咽呛咳、声音嘶哑、复视、失语等情况。

  要止疼

  需多管齐下

  卒中后疼痛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症状,有病理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因此必须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康复、针刺以及外科等。

  张志文介绍,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阿片类药物。 外科方面,近年来运动皮层电刺激术逐渐开始用于治疗这类疼痛,效果比较好。此外中医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舒筋活络、化瘀止痛。对于局部的疼痛如肩手综合征则可进行康复按摩、针灸推拿等。

  链接

  防肩手综合征别患侧输液 有病人和家属认为患肢不能动,用来静脉输液正好合适。殊不知这样做却给患肢的康复带来了问题。由于患肢血液回流本来就差,加之渗液和活动受限,易引起手背水肿和粘连,增加肩手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据《健康时报》 2006-12-07 第17版 《偏瘫康复避免四个误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