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5月27日> 总第1025期 > 11 > 新闻内容
忆往昔也有门道
健康时报驻陕西省友谊医院特约记者 刘 丹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7日  查看次数:  

  老人喜欢回忆,不过,回忆过去,也有了利弊之争,原来——

  正方:

  爱回忆往事,是坏事

  爱唠叨、易忘事、反应迟缓……这些似乎成了老年人的代名词,有不少老年人喜欢在子女或儿孙面前回忆往事,谈论自己年轻时的事情,一遍遍重复,长期沉湎于旧事,往往会对身体和生活产生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促使老年人思维、理解和记忆能力大大降低。他们可能记不住近期发生的事情,但对既往的事情却记忆犹新,特别是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突然变得清闲,感觉自己不再被需要、被重视,与子女缺乏沟通,往事涌上心头,认为过去比现在美好,于是产生了回归心理。

  表现较轻的老人,会出现语言唠叨、情绪抑郁、烦躁易怒;严重的,可出现情绪变化莫测、喜怒无常、性格倔强等。

  反方:

  多体验过去,促年轻

  近日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衰老的蜜蜂履行年轻蜜蜂的工作,就能重返年轻的状态,他们通过养育护理幼体能够恢复年轻时的智慧,使寿命延长。该研究负责人,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巴克建议,老人可以尝试一些改变,体验年轻时的生活方式。

  像有些老人年轻的时候经常唱戏,却因为某种原因停掉后,就可以在晚年退休时,重新开始这项活动,从而来唤醒年轻的心。而且现在对年龄有了新的划分,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75岁至89岁为老年。“60岁学吹打”也不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时的所想所乐,未能实现的,在步入老年以后,都可以继续开展下来,用行动来回忆过去,缅怀青春。

  总结:

  积极回忆靠行动

  老年人都有爱回忆往事、爱向人倾诉的心理,可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有助于消除失落感、寂寞感和孤独感。

  但更多要学会“自我平衡”,进行积极的回忆,可以体验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可以参加社会组织的纪念活动,也可以约旧友共叙往事,从而保持正常情绪。只有通过积极的行动来缅怀过去,既能避免孤芳自赏,闭门思“故”,还能重返年轻态,更有精气神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