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这次的选拔过程,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王建东至今印象深刻。用他的话说那可不只“过五关斩六将”,从报名,到资格初审,到进入竞争性选拔,再到笔试,到资格复审,单是为了进面试,就要过足足五道关。
■“就像谈恋爱一样的,你选了这家医院,那就得对这医院负责,那首先得了解她。”为此,白玉兴打算头三个月主要工作是要了解身边的人,了解医院职工在想什么,班子成员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同时还得考虑能为患者做些什么。
■我国不少院长在业务上很有经验,但是在医院管理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事实上,国内与美国相比,医疗水平、设备、资源都相差不大,差就差在管理上。”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实现医院管理职业化已成为我国医改的核心问题。
受访专家:
韦江,北京市医管局党委副书记
张金保,北京市医管局人事处处长
白玉兴,北京口腔医院院长
王建东,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
王宇,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
庄一强,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4月3日,北京医管局市属22家医院的15位新院长集体亮相,这是北京市第二次公开选拔新院长,医管局近一半的市属医院有了自己的新领导。
时间已过去一个月,这些新入选的院长副院长正使出浑身解数力推新政,以平稳度过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届时,医管局将组织考核,不胜任的会被免去试任职务。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这的确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
为了进面试,就要过五关
回忆起这次的选拔过程,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王建东感慨地说,那可不只“过五关斩六将”,从报名,到资格初审,到进入竞争性选拔,再到笔试,到资格复审,单是为了进面试,就要过足足五道关。
去年11月份,北京市医管局发布了选拔12名市属医院院长、副院长的公告,其中包括两个院长职位,十个副院长职位。“为了给大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职位条件放得很宽,既提出了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经历的要求,又允许具有高级职称同时愿意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竞争,”北京市医管局人事处处长张金保介绍说。
短短一周时间内,网上报名页面浏览量达6100余次,访问地址涉及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0个省市。经过初审后,审查合格的人才能准予参加竞争性选拔。结果,共有148人参加了竞争性选拔,经淘汰后137人拥有了笔试资格。
笔试阅卷采取3名评委背对背独立阅卷,计算后取平均分值的方式,以客观反映考生的工作思路、管理理念和发展潜力。北京市医管局党委副书记韦江说,通过了笔试,还要进行资格复审才能进入面试,复审的内容包括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聘任书和个人近三年的工作业绩报告等。最终,报考院长职位的笔试成绩前12名和报考副院长职位笔试成绩前60名进入到了面试环节。
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王建东还记得走进面试房间时,考官的阵势就让他惊了一把:主考官坐中间,考场两边分散坐着评委,这些评委除了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还有来自医院的职工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群众评委。
“我以为是一排人坐在那,没想到这次阵势那么强大。”好在有备而来,不过就在王建东给自己打气时,主考官的第一个问题便让自己“愣”了一下。“你觉得你要选择的这家医院发展面临什么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此前他认为主考官肯定会问一些岗位设想,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这么尖锐。不过好在做过多年的医务部主任,对医院也比较了解,王建东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以前专业的考试经历过很多次,一点都不紧张,不过参加医院管理的面试,我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跟王建东有一样感受的还有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宇。“以前都是面试别人,这次轮到自己去面试,还真是有点紧张”,王宇说,面试时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确定了考察人选,在进行差额考察和公示后,医管局最终确定了两个院长的职位人选和13个副院长的职位人选,相比之前增加了三个副职岗位。“这次选拔中我们发现了一批素质高、政治素养好,懂管理的人才。”张金宝解释。
不好过的试用期
根据规定,新入选的15名院长接下来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医管局会对他们进行考核,经考核胜任的,才正式任职;不胜任的会免去试任职务。目前15名新院长们已行动起来。
北京口腔医院院长白玉兴最近一直在医院里跑来跑去,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从班子成员的会上出来。
而这次开会就是为了讨论医院就诊流程的问题。白玉兴发现,由于口腔医院本身是专科医院,各个科室划分得很细,经常有患者挂错号。“有时候一口牙还不是一个科室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去镶牙,挂了修复科的号,可能医生还要建议‘这个要补,那个要拔’,再挂别的科室的号,很不方便。”
注意到这个问题后,白玉兴决定成立初筛门诊,为患者免费进行基础检查,然后再推荐去相应科室并且在临床各个科室间实现了跨科预约,如果患者需要到其他科室看牙,医生就可以为患者预约号源。同时,为了让更多患者看上专家号,医院将把网上预约爽约的专家号及时补充到窗口。
“就像谈恋爱一样的,你选了这家医院,那就得对这医院负责,那首先得了解她。”为此,白玉兴打算头三个月主要工作是要了解身边的人,了解医院职工在想什么,班子成员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同时还得考虑能为患者做些什么。
“做好院长比做好医生难得多,”白玉兴感叹,医生更多考虑的是病人,而院长除了要考虑病人,还要考虑职工待遇、医院发展等问题。同样有此感受的是北京妇产医院的两位新领导,一个是院长严松彪,另一个是副院长王建东。两人一上任,就纷纷酝酿下一步的计划了。
“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是最重要的,目前医院认真修改了医疗流程,特别是完善产科急诊、新生儿病房和重症监护室的流程。”严松彪告诉记者,目前这三个科室的新流程已经形成了初步方案,正在落实之中。并且妇产医院还计划改变以往工作时间,让专家错峰出诊,为了方便白领女性的就诊需求,还正在研究小夜专家门诊。这次王建东分管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新医改一直提出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所以王建东最近一直研究把原有的绩效分配方案进行改革,“比如急诊,虽然在技术上体现不如门诊专家,但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这都是我改革中要兼顾的问题。”据他透露,目前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已初步确定。
在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宇看来,一旦坐在管理岗位上,将意味着自己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管理上。王宇现在主要是抓医院的医疗和药事工作。由于同仁医院的门诊量非常大,为了提高患者看病的感受,王宇打算从医院文化建设上入手。“跟医生说清楚,让医生能理解患者的难处,以病人为中心,提升患者的就诊感受,这种人文的东西不能少。”不仅如此,他还透露,医院正在进行门诊结构布局的调整,希望使得结构更合理,让患者更方便。
“如果说这次选拔是就像选马,那这接下来的一年岗位试用,就是赛马。”张金宝处长告诉记者,15名新院长的试用期将到2014年初结束。
当院长就要懂管理
不为人知的是,就在15名院长集体亮相的半个月后,北京市医管局在北京市委党校对他们进行了新任职干部的培训。记者拿到了这份培训课程表,既有“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宏观探讨,也有“如何当好一把手”,“医院管理技能的提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效团队建设”等具体的实用管理课程。
“随着医改的深入,急需院长恶补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坦言,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者必须除了要掌握先进有效的管理技巧,还要熟悉医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和资本运营等。
记者查阅了15名院长副院长的履历发现:两个院长之前都有多年的医院管理经验,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原来是友谊医院的副院长,口腔医院院长白玉兴这次是副职升正职,其他13位副职人选,此前都是各三甲医院的中层。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坦言,以前我国不少院长在业务上很有经验,但是在医院管理上却显得力不从心,而国外医院已经有了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比如美国的医院院长一般都是取得MBA(工商管理硕士)或MHA(卫生管理硕士)或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且在担任大医院院长职务前,一般至少有l0~15年的管理经验。
“事实上,国内与美国相比,医疗水平、设备、资源都相差不大,但差就差在管理。”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一针见血地指出,医院的经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医院的战略化管理和中、长期目标的确定,要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和长时间的制定、运行和实践,经营战略的制定要兼顾医院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更需要医院决策者具有市场营销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表明实现医院管理职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
“这次选院长,除了要有一定医学专业背景,我们看重的就是要懂管理!”张金保处长坦言,因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立医院改革要进入攻坚期,这是医院要面对的新形势,也是放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