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5月09日> 总第1020期 > 19 > 新闻内容
家长:小升初比高考累
摘自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周 凯/文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查看次数:  

  《上海市中小学生分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研究》4月24日发布。该报告显示,“小升初”学生家长的压力已经超过了中高考学生家长的压力,过半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而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度大大低于母亲的参与度。

  该课题是2012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决策咨询课题,课题组对学生家长进行了分组分析,具体为小学起始段(一、二年级)、小学中高段(三、四、五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4组。分析发现,在4个学段中,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升学问题最为焦虑。

  一名家长透露,为了孩子的“小升初”,她只能混迹在论坛和QQ群中,与其他家长互相打听,互通有无,每天上班后立即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线上“生活”,浏览某网站的家长论坛,仔细阅读其中关于“小升初”版块家长的各种帖子。

  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包蕾萍表示,在中考和高考过程中,学生统一参加考试,家长的压力反而没那么大,而在“小升初”过程中,一方面因为可报读民办初中等原因,选择范围较大,而另一方面不输在起跑线等群体心理给家长造成恐慌,从而促使家长感觉压力颇大。

  调查显示,在家庭中承担家庭教育主要职责的父亲仅占30.6%,在平常负责与学校联系的角色中,父亲仅占27.1%,而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母亲占到了62.4%,尤其是在小学起始段,父亲的投入最少,仅有23.2%的父亲在家庭中承担家庭教育主要职责。可见与母亲相比,父亲的亲子参与度明显较低。

  此次调查显示,对于家长期望获得的家庭教育指导读物的内容,家长对家庭教育案例和方法的期待超过家庭教育的理论。从具体的学段情况来看,小学起始段学生家长中,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读物,36.6%和22.3%的家长选择“具体方法”和“家教案例”,而选择“家庭教育理论”的仅占9.8%。

  承担此次调查的《东方教育时报》总编辑徐建华认为,一些家长往往对家庭教育的方法趋之若鹜,而对家庭教育的理论弃如敝履,这种舍本逐末的选择,可能会让家长在具体的实践中误入歧途,而掌握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更有助于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