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李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教授
有的人越忙越瘦,而有的人越忙越肥,有人把后者戏称为“过劳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李焱教授介绍说,遗传因素是一部分原因,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生活方式的不同。
比如睡眠时间少就是越忙越肥的重要因素。睡眠时间的不足使得人体生物钟紊乱,影响体内荷尔蒙——“瘦素”的分泌,而“瘦素”正是维持体重的重要激素。
加上能量守恒定律的影响,当能量的摄入大于支出时,多余的能量便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而不同的人对脂肪堆积的敏感性不一样,这其中遗传因素起着很大作用。
但在绝大多数“过劳肥”中,遗传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体形的关键。
有活动性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若进行大强度运动,可能诱发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类患者较适宜散步或冲撞轻的有氧运动,如应用运动器械做登车运动或耐力运动。
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足部的保护性感觉丧失,严重时应限制负重运动,因为反复使用感觉迟钝的双足运动,最终会导致足部溃疡和骨折。这类患者就不能长时间行走、蹬脚踏车、慢跑或做爬楼梯等运动,较适宜游泳、应用运动器械做划船、坐式运动及手臂的锻炼运动等。
但对于糖尿病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严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严重视网膜病变、新近发生的血栓、血糖>16.8毫摩尔/升、有明显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是不能做任何运动的。
耳鸣还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反映。
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耳鸣发生的机制比较复杂,关键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本身可直接波及第8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使神经传导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耳鸣并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二是营养神经的小血管病变造成内耳小血管狭窄或闭塞,也可间接的引起患者出现耳鸣,常伴眩晕、耳聋等症状。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因素,糖尿病性耳鸣的特点是:患者的耳鸣、耳聋呈现双侧性、对称性,并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