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杨金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
孟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包烨华,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方法论:两种针法疏脑梗
有的患者中风后,针灸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有助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杨金洪解释,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针灸几乎没有副作用,再结合中药一起治疗中风后偏瘫,康复效果很好。”
“偏瘫早期实施针对性的针灸,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情的继续发展,加速机体的恢复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孟宏介绍,“传统针法和头针是针灸治中风后遗症常用的主要施针方法。”
传统针法是确定发病程度及其偏瘫的具体部位后,根据发病的特殊情况,实施相应的针灸治疗。
而头针则是对大脑皮层定位施针,加快血液的流速,降低血液在血管中的阻力,“脑部血液畅流,能降低大脑的压力,增加脑部组织的供血供氧量,起到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减少脑梗死的部分。”
“我刚得病那会半身不遂,我爱人骑小三轮带我天天来,针灸不到半年,我就能骑车带她回去了。”一位接受过针灸治疗的脑梗患者笑着跟记者聊起了自己的针灸治病的经历,“得病时我左半身不能动,没知觉,针灸后腿慢慢能动了,手合谷这里加上电针,嘣嘣跳,感觉刺激特别大,慢慢地大拇指就能动弹了,后来慢慢地手也能动了”。
采访中,一位外国患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前询问得知她来自德国,今年47岁了。“这是我第五次来了,听医生讲,大概共20次就可以了,每次花费20分钟左右接受扎针,刚开始还有点害怕,但是四次治疗后,我的确能更好地走路了。我曾在英国旅居时做过针灸,但是费用昂贵,这里针灸的价格不高。”
康复论:急性期要会摆POSE
中风后,有的患者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而有的患者却不停活动希望自己立马恢复。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包烨华提醒,盲目活动或一动不动都是偏瘫恢复的误区,很多中风患者偏瘫的上肢紧紧弯曲,而下肢在走路时往外画圈圈,就是由于恢复方式不当造成的。
盲目活动,会造成很多错误动作的出现和错误习惯的固定,使肌肉痉挛逐渐加重,最终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而动得太少,不仅会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更严重的是错失恢复的黄金时间,无法让肢体恢复到最好状态。
“其实,偏瘫的恢复过程是患者重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的过程,出现各种错误动作是必然的,关键是出现之后要及时纠正,别让这些错误动作成为习惯。”由于中风急性期不能做康复训练,患者要避免上述情况,得学会“摆POSE”,了解“良肢位”的摆放姿势。
所谓的“良肢位”是一种抗痉挛的体位,三种POSE一定要学会:仰卧位、健侧侧卧位、患侧侧卧位。
仰卧位:垫好三部位防止一伸两屈 头枕枕头,别过伸、过屈和侧屈。垫好患肩防止肩后缩,患侧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垫起患髋,以防后缩;患腿股外侧垫枕头,防止大腿外旋。
健侧侧卧位:前垫枕头,患侧找准位置 头用枕头支撑,别向后扭;躯干大致垂直,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肘和腕伸展,上肢置于前面的枕头上;患侧髋、膝屈曲,像踏出一步,放在身体前面的枕头上,脚别悬空。
患侧侧卧位:后垫枕头,患侧伸展到位 头用枕头支撑好,躯干稍后仰,后方垫枕头,避免患肩直接压于身下;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地呈背屈位;患髋伸展,膝轻度屈曲;健肢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健腿屈曲置于前面的枕头上。足底别放支撑物,手不能握物品。
预防论:老六样每天温习
中风高发的季节,预防弦又要拉紧了,包烨华提醒,有个老六样建议每天温习一遍。
高高兴兴过一天。不良情绪是诱发中风或加重病情的元凶之一,所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良好情绪尤为重要,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
常对自己嘘寒问暖。很多人对身边的人关爱有加,却忽视了关爱自己。卒中的高危人群得学会对自己嘘寒问暖。比如天一变,就要勤查血压,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升高。
微运动促气血流通。冬天不适合剧烈运动,不妨多做微运动,如每天散步半小时,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抵抗力。
睡前泡脚暖和睡觉。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若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效果更佳,尤其有糖尿病足的患者,泡脚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皮肤变色、破溃不收口。
温开水时不离手。老年人体内血液循环差,运动相对少,血液黏稠度高极易诱发脑缺血,特别是在早上起床及白天进行各种活动后,所以要多饮水保证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平衡。饮水以温开水为宜,水温过低,会引起胃部不适。
一个好觉恢复元气。睡眠可助恢复体力,而熬夜会刺激体内儿茶酚氨类物质释放,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诱发中风,老年人尤要避免。
相关阅读
健康时报驻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特约记者 肖 金
受访专家:常会民,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脑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小动作多,不屑一顾,看似玩世不恭,我们印象中的嬉皮士形象就是这样,很多人不喜欢他们,可是模仿几个嬉皮士动作还是判断中风征兆的一种方法呢。
“其实中风是有先兆并可预防的。如果发现与平常不一样,如突然手拿不稳东西,或者容易摔跟头等,就是中风初期的外在表现了。”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脑血管外科主任常会民介绍,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辨识出绝大多数中风,不妨问身边人几个简单的问题并让他们做几个小动作来判断。
做个鬼脸笑一笑, 看看是不是做不成,或是一侧嘴歪。
说个简单的句子,看说话是否连贯,与平时是否一样,比如“你真是太酷了,我很喜欢”。
高举双手动一动,看两只手活动是否自如。
吐吐舌头扮俏皮,伸出舌头后如果舌头偏向一边(以鼻子中间为界),可能就是中风的征兆。
若出现以上这种现象,就是缺血中风征兆了。另外如果出现头痛较重、呕吐、一侧肢体运动障碍的话则是出血中风。这两种情况一旦出现要马上打120。
需要提醒的是,中风后四个小时之内是黄金救治期,如果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可以将中风的后果完全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