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便秘,很多人会想到上火、体内有热,国家级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儿科主任医师郑启仲说,现在有很多孩子的便秘其实与过食冷饮有关,但很容易被忽视。
郑启仲大夫说,中医上有种说法叫“冷积”,过去虽然不多见,但是近年来发病率却越来越高。原因很简单,随着冰箱的普及,很多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冷饮。但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本身比较虚弱,很容易遭受寒凉之邪,积结肠胃,从而影响到胃肠的蠕动,这时候就容易大便秘结,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便秘。
这类小儿除了表现为大便干,如算珠状、羊屎状外,还多会表现为怕冷、手脚发凉、胃部腹部发凉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应注意了,少给孩子吃冷饮,如果症状严重的话,要及时就医。
这种情况下,单纯用泻下的药物大多效果不好,甚至无效。有些医生给孩子开出大黄、芒硝等泻下的药物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原因很简单,大黄这一类的药虽然清热、泻下作用较好,但多为苦寒之品,而小儿冷积便秘后,胃肠道里的阳气本身就较弱,再用泻下的药物,只能加重病情。
对付冷积便秘,可用附子大黄汤加减治疗。附子大黄汤也叫大黄附子汤,是《金匮要略》里的名方。这道汤剂里虽然也用了有泻下作用的大黄,但其中的附子却性热,这样就达到了中和的目的,不仅可除便秘,还可以祛除胃肠道里的寒凉之邪,强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