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郑志忠,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资深教授。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我这都3个月了,一点都没见好,连睡着了都在挠痒痒!荨麻疹,我和你拼了!”@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新浪微博上“抓狂”了。
这种感受,荨麻疹的十个患者会有九个如此形容,因为患病部位“遍地开花”,大腿根、腰、臀等,痒得让人百爪挠心。
“这个病最怕挠,越挠越重。”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资深教授郑志忠在接诊的过程中和患者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四种荨麻疹来势汹汹 尽管8月7日已经立秋,但大部分地方仍然暑热难耐,四种类型的荨麻疹也进入了发病高峰期。光敏型和热敏型是遇日晒和暑热刺激发病,会在皮肤局部产生风疙瘩,瘙痒难忍。而以往在冬季出现的寒冷型也加入了发病大军,直吹空调,室内外温差过大,皮肤突然受到冷风刺激,局部皮肤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类物质,使皮肤小血管扩张充血,出现风疙瘩。还有一种是丘疹型的,诱因是虫咬,如螨虫、蚊子等。北京疾控中心特意发出警示:今年蚊子比去年多一成,蚊虫密度高峰期将出现在8月中下旬。可见,丘疹型的荨麻疹也来势汹汹。
儿童是荨麻疹重灾区 荨麻疹的发病诱因“五花八门”,吃了口海鲜、被蚊子叮了下、多吹了空调、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诱发,所以预防也得多方面留意。郑志忠教授说,有过发病史及过敏体质的人,还有儿童,是重点关注对象。特别是儿童,本身皮肤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就弱,要尽量避开诱发因素,如被蚊子叮了不要一挠一大片,可抹点花露水,少吃能导致过敏的食物,不要一头汗对着空调猛吹等。
荨麻疹“不能挠,不能热”,即使是寒冷型的,也别想当然地认为热敷下会好。荨麻疹都是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一热敷反而会加速毛细血管扩张,使症状加重。
药量没吃够会转慢性 和以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相比,现在的抗组胺类药物副作用甚微,一般临床上吃1~2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在症状消失后,还要再吃1~2周,防止疾病卷土重来。郑教授说如果药没有吃到量,急性的荨麻疹转成慢性,那可就吃苦头了,不仅是随时会发作瘙痒,病变还会影响胃肠道,出现腹泻、腹痛,如果影响到呼吸道,甚至会引发喉头水肿,“人会一下子憋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