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刘惠兰,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临床七科主任。
擅长:抑郁、焦虑、躁狂等精神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青春期孩子与更年期妈妈两代人的“争吵”,已成为家庭冷暴力的常态。如何缓解?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临床七科主任刘惠兰认为,孩子和妈妈需在交流中掌握必要的缓冲方式。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十五六岁的孩子总和父母对着干,且能持续2~3年。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心理学上把青少年这段时期称为“第二反抗期”。
要正确对待子女的“第二反抗期”,父母除了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当子女向你谈他们感兴趣的事时,集中精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边做其他事情,甚至边看电视边听。如果正在做一件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得到子女的谅解。
家长除了讲究沟通的技巧外,更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对形成家庭温馨的氛围,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特点,家长和孩子沟通的前提就是要让他觉得家长是理解他的,是他的朋友。
还有的家长把“你是最好的”、“你真棒”挂在嘴边,这些空洞的赞扬并不具备说服力。赞扬也要言之有物,让孩子真正看到自己进步。
孩子强烈要求独立,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他们又保持儿童似的依赖,青春期在相互矛盾的心态中挣扎。
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尝试、碰撞,慢慢才能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家长的耐心和胸怀,作为家庭教育主要角色的妈妈,一定要调整好更年期心态,在自我调整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
聪明的家长不要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天天操心吃喝,家长眼里的关怀,在孩子看来就是监视和压力,还不如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