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6月14日> 总第933期 > 08 > 新闻内容
贝母曾保母子平安
上海执业药师协会 邬时民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4日  查看次数:  
                                    
  
  说到贝母药名的来历,还真的与宝贝、母亲有关。
  很久以前,四川某地有一李姓孕妇,得了“肺痨病”,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死了。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十分烦恼。后来听巫婆说:“只要能服下我的驯服符桃,等将来孩子出生后,再将母亲远远避开,定能逢凶化吉。”
  第二年,当李女生下一个男孩后,公婆便按照巫婆的说法把媳妇送到深山老林,并命其独自一人居住一段时间。正当此时,一位名医上山采药,问明情况后,把李女带回自己家中,每天给她煎汤服用一种鳞茎草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李女肺痨病痊愈。
  可等到回家,孩子已经夭折。名医告诉李女公婆,千万不要轻信巫婆的话,媳妇之病痊愈后,生下孩子定能成活。隔年,李女终于产下一个健康男孩。李女丈夫想询问草药的名字。名医说:“野草,没有名字。”丈夫想了想说:“我得了宝贝,母亲又平安,就叫贝母吧。”名医赞道:“好一个响亮的名字。”贝母的名字就此流传。
  药理分析:
  贝母具有散结、泻热、润肺、清火之功效,主治虚劳烦热、感冒咳嗽等。贝母有川贝母和浙贝母(象贝母)之分。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作用胜于浙贝母,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作用优于川贝母,特别适用于外感或肺热咳喘,以及肺痈、瘰疬等症,适合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