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老地方”。当孩子可以坐凳子,并自己抓食物吃的时候,尽快让他们在每次吃饭的时候坐到餐桌旁,形成一种习惯。
备个零食盒子。在冰箱或桌子上放个“零食盒子”,装些孩子可独立吃的健康零食,如蔬菜、水果切片,芝士和小面包。这也可帮助你了解孩子正餐之间吃了什么东西,吃了多少。
试试“捆绑销售”。在给孩子吃他喜欢的食物的同时,加上一样新食物让他尝试。要接受孩子可能不喜欢某种食物,但记住,喜欢和不喜欢随时间会发生改变。不用刻意避开孩子不喜欢、但家里其他人喜欢的食物:放点在孩子的饭碗里,但别强迫他吃。
流食一直要有。足够的流体食物在每个年龄段都非常重要。应该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喝白水,而不是其他饮料。牛奶是非常重要的钙的来源,它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比喝别的东西更易产生饱足感。
建立条件反射。爸妈应帮宝宝建立一个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吃饭时一定有牛奶或每次进餐后都要喝一些白水。家长要确保这个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丰富和充足的营养。
吊吊孩子胃口。其实很多孩子不爱吃,是因为让家长给撑着了。扪心自问,相对于孩子吃了什么,你是否更关注孩子吃了多少。建议每次给孩子的食物不要太多,因为他们的胃容量很小。家长应在食物的多样性和搭配上用心。
相关阅读:
孩子吃饭的三个秘密:
胃口变化很大。孩子的食欲通常每天都不一样,主要取决于他们生长速度和运动量。
喜欢简单食物。许多孩子都喜欢做法简单、口味温和、易辨认的食物。他们更喜欢能自己吃的食物,比如,能用小手拿着吃的切成小块的蔬果。
不仅仅为了吃。有些食物对孩子来说可能有特定意义,比如甜食意味着在超市里帮妈妈提包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