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专家:
吕继辉,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王传航,中日友好医院男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
谢立科,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周五下午。
许兰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二下午,周三、六上午。
记远事,不记得近事
刚刚跟老太太说了个事情,转身老太太就忘了。但有时候,老太太却对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情记得非常清楚,甚至小时候屋上的哪片瓦碎了都还能记得。
防病攻略:
老年性精神障碍:看记性和性格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体质变弱、记忆减退,可以通过记忆训练延缓逆转。然而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患了老年性精神障碍。最明显表现就是“近期遗忘现象”,几十年前的事都记着,却把刚发生的事情忘记了。
如果老人“近期遗忘”频繁,性格和脾气还有所改变,经常有一些古怪的行为时,建议做个脑部CT,看是否有明显的脑皮质萎缩。如果不治疗,这种病一般四年半就发展到晚期,患者就会彻底不能正常生活、不认识家里人,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患者和家人都很痛苦。
爱孙子,不喜欢儿子
“你看那老太太,仿佛儿子不是自己的,孙子才是自己的一样!”很多家里,都会听到这样一些抱怨。老人也不管其他人的看法,自顾自地宠孙子。
防病攻略:
儿女沟通多尊重:老人获接纳感 “隔代亲”多是因为和儿女在一起时,儿女有意无意地让老人感觉自己在慢慢衰老,可和孙儿在一起,老人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事事皆通、无所不能的“大人”,更能找到自信和成就感。
虽然表面上老年人更愿意和孙儿们在一起,其实内心也是希望与儿女多亲近的。做儿女的,在与老人沟通的时候,不妨给老人多些尊重、多些关心、多些赞美,让老人觉得自己还是这一家之主,在家中还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经常尿,却总尿不尽
家里如果有个老爷子,这夜里头就会不消停,半夜反反复复上厕所那是常有的事。有些老人每次尿尿都能尿到鞋上,或者裤子里,很是尴尬。
防病攻略:
锻炼逼尿肌:提肛运动时时做 老年人这种经常尿、尿不尽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是逼尿肌衰退导致的。老人可以每天做做提肛运动,加强逼尿肌力量,延缓衰老。
如果老年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也会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变细、射程不远、断断续续、滴沥不尽等症状,排尿时还会有烧灼、疼痛的感觉。如果老人出现尿不尽、夜尿增多的情况,影响了生活,建议去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若是疾病引起的,最好服用药物进行控制。如果严重影响生活,部分患者还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哭无泪,吃饭却有泪
有些老人,眼里常常有泪,不仅大笑时有泪,就是吃东西、吹空调时也会流泪,还会“泪流满面”。可到了伤心的时候却是“欲哭无泪”。
防病攻略:
吃东西泪流满面:多是神经错位 “笑时有泪,哭时无泪”。在老人中很常见。当老人哭时,会张大嘴巴,使劲抽吸鼻腔,泪液就都流到了鼻腔;当大笑时,鼻腔的压力增加,泪水无法进入鼻腔,泪液只好流出来了。
如果老人吃东西时流泪、天热吹空调也流泪,并且是无法控制地不断流出,就有可能是神经出现错位。面神经炎、面瘫等都会导致神经错位,老人有这种情况最好去神经内科就诊,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如果无效,可进行外科手术。
耳朵聋,好打听闲事
说话的时候,使劲大喊也不一定能让老奶奶明白。可如果几个人聊天,老人家断断续续地似乎听得又很清楚,就不停地问,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儿特别关心。
防病攻略:
耳聋或是征兆:做检查来防“三高” 虽然耳朵不好使了,可老人对于一些新鲜事儿的热情还是不减的,所以总是会问东问西。
人老了,耳朵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出现衰老,出现耳聋。可还有很大一部分耳聋是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导致的,血管弹性变得很小,内耳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导致听神经功能发生退变。还有一些老人听力下降可能与服用药物有关,如氨基糖苷类、水扬酸类、奎宁等耳毒性药物,就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当老年人出现听力减退时,可做一次全面检查,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牙缺损,却喜欢硬食
记得小时候,奶奶的米饭总是煮得很软,说是牙口不好嚼不动了。可有时候,又见着奶奶自己炒南瓜籽,那么硬,可她老人家还嚼得有滋有味。
防病攻略:
空口咬牙让快乐不减:增加供血 老人年纪大了,常常不得已吃些软的食物,但有时候又渴望尝一些硬的食物。老人咬硬物容易造成牙周组织损害,牙齿缺损,更会加重肠胃负担。
没事的时候,老人不妨空口咬牙,也就是叩齿。睡前和醒后都可以做,既能体会咀嚼带来的快感,还能增加脑血流量,延缓衰老。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逐渐适应后增加到36次为佳。这样不仅能够强硬周边的肌肉和韧带,对老年人的眼睛也有好处。
阅历多,却总是上当
老人上当受骗的事情总是出现。年纪大了,应该更有经验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那么容易就听信别人说的,不会自己观察思考。
防病攻略:
关注新闻时事:活到老要学到老 老人虽然经历了很多,可到老了,碰到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总是会多问问,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诉说欲望,特别是与健康有关的,更关注。
很多商家瞄准了老人这种心理,经常开展一些新奇有趣的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比如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不但讲解保健知识,还免费发放各种小礼品。老人闲来无事去凑热闹,最后总会买回一堆没有安全保障的产品。为了避免上当受骗,老人应增强识别骗局的能力,多参加正规医院组织的健康讲座,阅读一些健康类的期刊报纸,了解健康知识。
眼昏花,看不清近处
说起“老花眼”,那真是太常见了,老人上了岁数,看个报纸、书本之类的,要么架个花镜,要么把报纸拿远远地看,还有的老人拿着放大镜在那研究。
防病攻略:
视物模糊眼干涩:或是肝衰先兆 40岁以后,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于是就出现了老花眼。如果不戴眼镜,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会出现头痛、眉紧、眼痛、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
老人出现视力障碍,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如果老人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右下腹按下去还有发胀的感觉,可能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老人视力衰退了,最好及时就医,避免视力出现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