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夫:著名中医药文化学者,弘医大讲堂创始人,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中国古代文化颇具研究,提出修身之前必先修心。
中医中有“五劳七伤”之说,在《素问》中便有记载,书中说“五劳”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表面看起来,“五劳七伤”各有其明确的内容指向,但实际上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形成因素也颇多。且日常生活中,这“五劳七伤”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以至积劳成疾。今天我们就首先从五劳之一——“久视伤血”说起。
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意思是说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因此,尺度的把握对一切事情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健康也一样。
中医特别禁忌“久”,其实就是在强调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而“久视伤血”,就是在告诉我们,人长时间用眼,不仅会造成双眼疲劳,视觉能力下降,还会导致人体“血”的损伤。可很多人不明白,“眼睛”和“血”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涉及到中医当中有关脏腑的一个重要概念——“肝主藏血”。
五脏与五官相对应,而眼睛对应的正是肝脏,正所谓“肝主藏血”,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理论,如“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目得血而能视”, “心主血脉”等说法,就自然而然的联系到了一起,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眼睛和血能扯上关系了。
现代人,特别是都市里的白领,在这方面的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每天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久视”, 眼睛容易出现干涩、模糊、发红等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患上肝血不足、心血不足等肝脏和心脏方面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另外,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懂用眼卫生,长时间看书熬夜,或躺着看书,或迷恋电视、电游,以致出现头目眩晕、视力急剧下降、两目干涩等情况,这些都是肝血不足的表现。
可见,生活中小小的不注意,便引来了健康的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们体质越来越差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如何来调整呢?方法只有一个,要学会养。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针对“久视伤血”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养肝护目的方法来调养被这些坏习惯伤害了的气血。
首先,学会缓解眼疲劳。看一会书后远眺下窗外绿色的植物,并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
另外,闭上眼睛,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按压眼球,也可以旋转轻揉。不可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就停止。还可用双手从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搓揉,再用力按压太阳穴,可用指尖施力。重复做3~5次。用拇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轻轻按压或转动,做3次,也可缓解视疲劳。
其次,日常饮食中,建议适当吃些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在中药里,当归、白芍等可以补血,菊花、枸杞则有明目之功效,经常用眼的人可以将其泡水代茶饮。
一夫在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供一个食疗的方法,叫做养血护眼汤。鸭肝150克、芹菜50克、木耳20克、鲜蘑菇50克、蒜头、葱姜、麻油、盐、米酒各适量。将芹菜切成小段,蘑菇、木耳切成丁,肝切成泥状拌入米酒盐等调料。油烧至5分热,爆香姜、蒜,加入蘑菇、木耳,加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肝泥并搅拌,调味,投入芹菜煮沸,起锅滴入少许麻油。此汤可以补益肝肾、养血明目、增强免疫力。适合肝虚目暗、视物模糊、夜盲、贫血症等,是小儿护眼的最佳食疗方。 健康咨询热线:400-7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