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周德安: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会长,北京市针灸三通法研究会副会长。
擅长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儿童抽动症、多动症、面神经麻痹、痴呆、颈肩腰腿痛等。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特需门诊)。
有些人常年被病痛折磨,虽然不一定会危及生命,却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得已四处求医,也都不见什么明显效果。在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看来,老百姓最该有的是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和生活中遇事不为难自己的那份宽心,治疗的事情应该放心的交给医生。
门诊现场:一位50岁的意大利人,在翻译的陪同下找周老看病。十年前因坐骨神经痛就在周老这里就诊,每年犯一次病,来周老这里扎上五六针就好了,曾经也换过别的医生,没管用。
周德安:这位患者本身患有颈椎、腰椎疾病,才引起了坐骨神经痛,表现为手麻、腿疼。这些都是因为患者长期劳累工作,又外受风寒,气血瘀滞所致。
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一般都会气血瘀滞,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另外,腰椎疾病,中医认为还要补肾强身。人们要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防范,伏案工作时,半小时就起来活动活动肩背、扭扭腰;注意增减衣服,预防风寒来袭。
门诊现场:一个6岁的男孩儿,听力很差,第一次扎针,紧紧闭上眼睛。没过两分钟,孩子脸都涨红了,周老马上过来说:“疼吗,那咱不要它了!”于是缓缓退针。
周德安:这孩子患的是肝肾阴虚所致的慢性耳聋,治疗以补肾、聪利耳窍为主。一般留针的效果会好些,但小孩儿的针灸可以不用留针,仅用针刺激一下也可以,不会影响效果。
小孩儿、老人和肾虚患者多属慢性耳聋。还有一类是肝胆火旺、肺气不宣引起的急性耳聋,大部分患者为中青年,中药可以以逍遥散为基础方,加郁金、陈皮、桔梗、杏仁等煎服,针灸的穴位也有所不同。
门诊现场:64岁的李奶奶眉头紧锁,周老问什么,都是儿子在旁回答,头晕、脖子疼,即使是走路、下蹲都会感到疼痛,睡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已经有3年了。
周德安:患者是肝郁脾虚所致,治疗是以疏肝健脾、镇静安神为主。患者腿疼,有经络阻闭,要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针灸时加阳陵泉、足三里两个穴位。
老年人生活要规律,早睡早起,散步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饮食不要吃太甜、太油腻、过辛辣的食物,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另外,也要避免着凉受风。肝主疏泄,老年人格外要护肝,生气伤肝,要保持平和心态,遇事别上火。
门诊现场:一中年男子,一个月前出现左侧面瘫,至今已针灸了9次了,明显好转了,但还能看出左眼闭合无力,左侧口角有轻度下垂,面纹也有些变浅。
周德安:患者是厨师,大汗淋漓之后又吹凉风所致。需一周两次针灸,通经活络,祛风化瘀;配以红外光灯照射,改善局部循环,消除水肿。回家后用湿热毛巾外敷耳背后乳突处,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
面瘫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在急性期面神经水肿期(发病一周内)应就医,如果拖到3个月以上就会留后遗症。患者平时面部要保暖,避免满头大汗时风扇和空调直吹或冲凉水,晚上睡觉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
记者手记:
记者留意到,来周老门诊看病的大部分都是老患者,早早地挂了号,买了针灸用的针,占了床位,等待周老来给扎针。
为了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周老到诊室就先将前7个老患者安排到床位上,给他们针灸治疗,趁他们在针灸的半小时中,再给初次来看病的患者号脉诊断。73岁的周老记性很好,老患者的病情他都一清二楚,他总是一边扎针,一边跟患者聊病情。
周老的患者很多是患神经性耳聋的儿童,来就诊时都是大人陪着的,见到周老,孩子们都甜甜地喊“爷爷好”,周老不管手上多少“活儿”,这时都会过去逗逗孩子:“萱萱来啦,过来爷爷看看,哎呀,又长沉了!”周围的人看来,这活像亲爷孙呢。
碰到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要求加号的,助手体谅到周老的辛苦,就会限制加号的数量,但周老总是笑呵呵地对助手说:“他们来一趟不容易,来都来了,就加吧!”
临走前,周老还会对这些外地患者再追问一句:“能在北京呆几天呢?”如果只能呆一两天,周老都让助手写好药方和穴位,好让患者回家也能好好治病。
门诊见闻:
来周老这就医的头位患者是一位不到4岁的女孩儿,见到周老时已经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父亲蹲在周老身边急切地说:“周医生,我女儿左侧面瘫,左边嘴角总比右边低,笑的时候也扬不起来。现在睡着了不明显,要不我把孩子叫醒,您看看?”
“先别叫醒,我们先把病情问清楚了。”周老阻止了孩子的父亲。
“已经有一年多了,先在我们那儿治了半年没用,后来又针灸,做了12次,还是没有明显效果,后来经人介绍用了一种膏药贴,贴在脸上,您看这脸上红红的,一团一团的,就是贴出来的。”父亲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女儿的脸,“之前贴膏药还管用,但是贴了20次后就没什么用了。”
“吃过中药吗?”周老仔细地询问道。
“吃过的,贴膏药的时候就一直吃中药。”女孩儿的妈妈回答道。
“睡眠好吗?吃饭还好吗?”周老继续追问。
“睡觉、吃饭都好着呢。以前做过脑部CT,医生也说没有问题。”
“发病之前是否有感冒?”
“就是有感冒,后来就发现她的表情不对了。如果这样下去,长大了会更厉害吗?脸会萎缩吗?”孩子父亲急切地问。
“不会萎缩,”周老想了想说,“不过一年多了,太久了,现在只能尽我所能。”
周老开了服方子,又在病历本上写上需要针灸的穴位,嘱咐先针灸10次,看看有没有明显的改善,再来复诊。
这一家子离开诊室的时候,周老特意嘱咐两位年轻的父母:“别再让孩子感冒了,也别再病急乱投医了,不能光看广告就尝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