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9月01日> 总第857期 > 11 > 新闻内容
闲出来的病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李桂兰 特约记者 杨舒玲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许兰萍,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委。擅长: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治疗;心身疾病诊断治疗;心理咨询等。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老人就怕闲,一闲就出病。受心理精神的影响,神经调节着周身系统正常工作,如果神经心理出现问题,会表现出躯体症状,叫做心理生理反应(即心身反应),如血压波动、心率增快、睡眠障碍、躯体疼痛、麻木等,需要进一步的排查诊治。

 

 

   眼睛疼

  杨女士50岁,内退好几年了,平时也没什么事情做,也不跟人多接触,周围人都说她小心眼,爱琢磨。半年前开始觉得自己内眼角酸疼,眼科医院检查也没问题。可自己还是控制不住地揉,结果眼角就更加酸痛,更加难受。

  专家建议:这位老人属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适感。她的性格因素里就有追求完美,爱琢磨事儿。内退无事可做,就开始琢磨起自己身体上的地方了。偶尔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眼睛,觉得眼角痒痒,就用手去揉,结果揉了以后更加难受。因为眼皮很薄,很容易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就更增加了不舒服感。

  患者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忽略它,不去管它,做别的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情上。要注意调整、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总害怕

  张女士52岁,退休在家两年了,去年年底突然出现阵发性的胸痛,感觉自己快要死了,一晚上跑了三趟急诊。以前是一个人在家害怕,现在是出门就害怕,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在害怕什么。家里有个人陪着还能好点,如果没人,就会浑身不自在。

  专家建议:老人躯体上表现为阵发性胸痛,濒死感;情绪上表现为焦虑、莫名的害怕;神经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跳增快;肌紧张:浑身疼痛感。其实这是心理问题。患者还非常关注自己身体的不适,对身体的痒痛很敏感,今天身体哪儿起个包,明天哪儿麻了,脸又肿了等,在肿瘤医院全身检查,也没发现问题。

  对于老年人的很多躯体疾病,一定要注意区分是不是性格情绪影响的,不能只是盲目治疗表面症状。

   浑身疼

 

  杨老太70多岁了,出行要坐轮椅。从2004年开始,膝盖疼,脚脖子疼,手指头关节也疼,手指头疼了接着还肿。看了骨科、疼痛科、免疫科也没查出什么毛病。现在是浑身都疼了,疼上一阵子,好了,过一阵子再发作。

  专家建议:这类老人年轻时性格比较急躁,争强好胜,爱说话,语速也很快。老了以后情绪缓和了。在家里什么也都不做,偶尔包包子、烙饼,老爷子心疼她,不让她做家务了。老太太本来只有间歇发作的疼痛,不发作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家务的,结果什么活也不让她干,反而有大量的时间来琢磨身体的不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适感的体验范围和强度。

  这位老人需要先系统地查一下是不是脑或者脊髓的问题,排除之后再看心理精神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