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25日> 总第855期 > 24 > 新闻内容
1天能收40斤小广告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 特约记者 管九苹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5日  查看次数:  

  一天40斤,攒几天就能装一麻袋……各种各样的医药小广告,让北京肿瘤医院的工作人员和患者,都不堪其扰。

  现场目击: 十多种宣传单、小广告、“报纸”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就塞进了手里。不想收了,但还是有人像投篮似的,隔着老远扔来一份花花绿绿的宣传单。

  左手拉着行李箱,右手搀扶着七旬的老母亲,坐了一晚上火车的周军(化名),刚出站台就四处打听北京肿瘤医院怎么走?

  已是宫颈癌晚期的老母亲,体形消瘦,面如土色。当地医生告诉周军:“癌细胞已经扩散,还是去北京吧!那边医院多、专家多,也许还有治疗的希望。”

  揣着2万元,疲惫的母子俩又坐了两小时公交车,赶到北京西四环的北京肿瘤医院。没走到门诊楼就被“包围”了,10多种宣传单、小广告、“报纸”不知怎么就塞进了周军手里。不想收了,还是有人像投篮似的,隔着老远扔来一份花花绿绿的宣传单。

  开始是一个人发,后来他手上资料越拿越多,反倒成了目标,小广告们不由纷说全都投给他。

  护着老母亲的周军被裹挟着艰难走向医院大门,旁边不时有人问:什么病?第一次来看吗?打这个热线不花挂号费就能治。肿瘤医院的专家号挂不上的,就是看上了病也没有床位住院……

  记者探访:有个收废品的,专捡大家扔的这些资料,前面扔、后面捡,一天下来收获不小。

  像周军这样“被广告”的患者,在肿瘤医院门口已成常态。

  记者走访发现,肿瘤医院门口两侧不管进医院还是出医院,总有两排人拿着资料见人就发。短短5分钟,记者就收到“肿瘤治疗新突破、人民健康报、健康报食谱、中医抗癌报”等七八种资料,制作与正规报纸非常相似。上面写着“世界顶级抗癌新药”、“斩草除根让肿瘤不复发”等字样。还有的写着患者使用该药或保健品后取得显著疗效等,但这些资料没有统一刊号。

  记者拦住一位发广告的中年妇女想详细了解一下上面的产品,她说自己并不懂,只管发广告,想问怎么治病打广告上的电话。

  路过医院门口的行人,对强行发广告的行为表现出反感。有人接到资料随手就扔了。医院人员介绍,以前有个收废品的老大爷,每天来医院门口蹲守,前面扔、后面捡,一天下来收获不小。

  保安无奈: 我们没有处罚的权力,只能是把广告传单没收了,平均下来1天能收缴40斤。曾因收缴小广告而被报复、殴打。

  医院的门诊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两位保安在巡逻,候诊区内,有患者在看领到的资料。

  “我们也很无奈,保安的主要职责是防盗、防火、处理突发事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但现在1/2的工作量都在收缴小广告。有的散发人员我们都认识,但我们没有处罚权,只能没收传单,平均1天能收缴40斤,每个月装几麻袋集中处理1次。”北京肿瘤医院保安队队长张传峰说。

  北京肿瘤医院目前有保安32人,每6个小时轮1次岗,整个大楼能保证在10个人在巡逻。然而,外面发放小广告的人员,据张队长了解有40人,人员构成相当复杂,涉及厂家和医疗单位有10多家,最关键的是医院外面不在保安的管辖范围内。而且,这些人散发宣传单很有游击战特点:

  要么伪装成患者,把小广告塞在衣服里,一看周围没有医护人员和保安,就发。要么伪装成病人家属,探视时间一到,就偷偷溜进病房散发广告。更常见的是在门诊楼里楼上楼下溜达,看见病人愁眉苦脸,就上前拉关系。

  护士说,有些常来医院发广告一看就知道,据说一个人完成发放的任务量,可拿到1500元工资,期间还有人不定时到医院盯着,查看发放情况,是给了患者,还是当垃圾扔了,都是有考核的。

  张传峰队长回忆说,早在2005年保安曾因收缴小广告而被报复,30多社会闲散人员对保安大打出手,致使3名保安受伤。

  因制止散发小广告的医务人员也曾被“警告”,自行车的车胎被扎,车闸被卸……甚至连医院的清洁工都曾被威胁,理由是不让清走他们散发的小广告。

  目前北京肿瘤医院应对小广告的方法是堵、查、清,即堵住广告发放人员不让进院内,尤其门诊楼、住院楼;查是指保安随时在各楼层查找,发现一个马上清剿。尤其最近,医院加大了巡视力度,从门诊楼门口就开始,堵住了几个散发小广告的熟面孔。

  时报提醒:

  没批号的都是假广告

  我国《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规定,没有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广告是违法的。第三十条规定:药品广告批准文号为“X药广审(视)第0000000000号”、“X药广审(声)第0000000000号”、“X药广审(文)第0000000000号”。其中“X”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0”为由10位数字组成,前6位代表审查年月,后4位代表广告批准序号。“视”、“声”、 “文”代表用于广告媒介形式的分类代号。

  药品广告不得含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学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专家、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