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25日> 总第855期 > 18 > 新闻内容
四位糖友的快乐生活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5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说起榜样,谈到英雄,很多人都觉得高不可攀,其实,榜样不难发现,英雄就在你我身边。正如无数面对糖尿病等疾病折磨却坚强而快乐生活的人,他们就是那个圈子里的真英雄,好榜样!

  榜样是自己做出来

  讲述人:韩桂山(北京市海淀区)糖龄:21年

  90年,在一次检查肩周炎时,医生在我的尿糖里发现了异常,随即我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刚查出糖尿病时,我根本没把这个病当回事,管不住自己的嘴,血糖控制不理想。最严重的一次,我住了72天院。

  好在我学习的态度非常认真。出院后,我开始记糖尿病治疗和监测日记,也很重视糖尿病知识的学习。

  后来,我总结出一套抗糖经验,自己坚持做,成了自己抗糖的榜样。

  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5个“八”: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每顿饭八分饱;每天走8000步;每天至少喝8次水;每天在床上活动8分钟。

  我还编了一套简单的健身操,包括活动手指、手腕,拍打、按摩双腿、双脚等。

  编辑印象:糖尿病讲座开始前,他站在台上,腰间挂着扩音器,一边教糖尿病健身操,一边念自己编的顺口溜。做完操,我悄悄问他的年龄,他一比划,81啦,接着他问我,刚才教的操学会了吗?

  走出家门走出阴影

  讲述人:王宝敏(北京市海淀区)糖龄:20年

  90年我被查出乳腺癌,更没想到的是,做完乳腺癌手术半年,我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家里的经济越来越紧张,确实让人身心交瘁,但该治还得治,我省吃俭用,找活儿干。

  为让家人放心,我还在空闲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96年我加入北京糖尿病协会。

  我想让更多的患者参加活动获得快乐,于是我提议,组织患者一起登长城,却遭到反对:糖尿病患者就怕低血糖,要是出了事谁负责呀。

  但这没难倒我,我挨个动员病友,让她们签下责任状,自己确保最近的血糖没问题,出门带上药和干粮。

  没想到来参加活动的患者真不少,活动从开始到最后,没出现任何意外。

  编辑印象:一次跟王宝敏同桌吃饭,她提醒菜要清淡,但面条的卤咸了。她当即弄来很多生黄瓜丝拌在面里吃,冲淡了盐分也补充了水分。

  集体控糖快乐更多

  讲述人:刘敏(北京市朝阳区)糖龄:15年

  70年代的一天我在广播里听到国外某国家总理得了糖尿病。96年,当我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时,我觉得不可思议:国家总理得的病怎么找上我?

  从那时起,我开始自己去遛弯,带上笔记本去听讲座。

  2006年我加入北京糖尿病协会,试着跟病友接触,也参与了其中很多活动。

  结果我认识了不少谈得来的病友,大家共同监督各自的生活管理,还弄起来一个能歌善舞的组合——银色年华。我们每天过得很快乐。

  编辑印象:某科普讲座现场,刘敏奋笔疾书。讲座结束,跟她聊天,她说有些内容是以前记过的,但年纪越大就爱忘,重复记录可增强记忆。

  学知识为大家服务

  讲述人:李为光(北京市东城区)糖龄:14年

  97年我被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9年前,医生告诉我,我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4年前,为了阻止糖尿病足,我住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疗。

  我出院后,找来了很多糖尿病书籍和资料,不仅自己阅读,还跟一些病友讨论。

  当时,我在一本杂志上投稿,留下了联系方式,没想到很多封真诚的糖尿病交流信纷至沓来,我一一回信,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我会给他推荐专家。有些笔友,我们保持联系到现在。

  编辑印象:从某科普讲座现场出来,我看到他拿出拐杖。我追上去想搀扶他,他却躲开了。他说:“年轻人还有别的事忙,赶紧去吧,我有拐杖,慢慢走就好了。”

  本版责编据读者口述整理

  小链接:

  糖友放松有“四好”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曾 理

  当人的情绪发生波动的时候,血糖也会发生波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梓辉副教授提醒说。

  建议患者在不顺心的时候,可以用“四好法则”。

  找一个好地方:空气清新、安静舒适的地方;

  摆一个好姿势:选择一种自我感觉较舒适的姿势,站着、坐着、躺着都行;

  做一个好动作:动作不需要规范,只要求速度均匀、缓慢,直至肌肉放松;

  留一个好念想:有意识地排除所有杂念,保持呼吸自然、流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