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生活方式调整和口服降糖药后,血糖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应启用胰岛素了。但现实情况是,35%的人该用胰岛素却拒绝使用。
“劝人用胰岛素很费劲”,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坦言,门诊上,这一过程需要耗时好几个月。
“通常,患者一个月来一次,这个月,你告诉他,该用胰岛素了,他说,要不我再控制控制饮食?下个月来看,血糖仍不达标,再劝,他又会说,我昨天吃多了,明天少吃点。”郭晓蕙称,拒绝使用胰岛素背后,调查发现,主要是患者感觉胰岛素用起来“不方便、怕成瘾和怕疼”在作祟。
患者出现以上认知误区,也与医生处方胰岛素的同时,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帮助患者很好的理解处方有关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主任委员、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称,这也正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撰完成,诺和诺德公司支持发布《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的原因所在。
作为中国第一个针对胰岛素使用的教育管理规范,针对患者拒绝使用胰岛素的三大担忧,分别予以了解答:
打胰岛素
可以很方便
胰岛素产品的多样化为患者注射提供了更多便利。患者所说的“不方便”,主要与时间有关。比如短效人胰岛素,必须在餐前30分钟注射,可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控制吃饭的时间,那么,不妨改用胰岛素类似物,只需在进餐前即刻甚至餐后立即注射即可;再比如,外出时,患者不得不在公共场所注射胰岛素,却担心被误认为注射毒品,而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有助于患者克服此障碍。
胰岛素成瘾
乃无稽之谈
胰岛素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维持血糖水平的生理激素,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无法分泌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靠外源性胰岛素来补充和替代,以控制血糖。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使用后能否撤掉,关键取决于病情,与所谓的“药物成瘾”没任何关系。
多点技巧
少点疼痛
一提到注射,患者就会联想到医院注射室的大针头。其实,胰岛素注射针相比要小得多、细得多。而且胰岛素注射针头上都有一层涂层,能起到润滑的作用。大部分人在注射胰岛素时基本感觉不到疼痛。还有许多注射技巧可以减轻疼痛,如避免注射针的重复使用、等酒精挥发后再注射,冰箱中取出胰岛素后复温等。
小提醒:与以往相关指南不同的是,此规范不是只能通过医疗系统获得,还可在全国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