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22日> 总第854期 > 10 > 新闻内容
退休,新生活的起点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李桂兰 特约记者 海慧芝文/图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查看次数:  

  退休了我们怎么过?还能做点什么?

  答案是:“什么都不做!”

  给出这个答案是的全球最大保险商安盛2009年发布的《安盛退休生活角度调查》报告,受访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五个城市的1018名城市成年居民,其中约六成人,给出了上述答案。

  调查本意是反映人们对退休生活提前没有规划,但从另一个侧面也真实地反映了老人面对退休生活的茫然、失落,甚至有些难以适应。

  那么怎样快速适应退休生活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招数和窍门,北京安定医院原大科护士长邢凤英分享她的退休生活。

  退休前:

  储备保健知识

  邢凤英是今年三月份退休的,在退休前就开始留意媒体的一些养生节目,想着学点儿知识,能做点儿自我保健,也可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点知识储备吧。那时候还在上班,常常加班,时不时会落下几集。现在退休在家了,集集不落的看,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邢凤英说:“退休前就开始关注养生,一则为了自己,毕竟自己有多年的高血压,腰椎也不好;再则做大科护士长,平时也要跟别人沟通保健知识。还有就是想着退下来做点什么,最好还是跟自己专业有关的。”

  退休后:

  不要畏惧改变

  很多人都会说,退休后环境就变了,生活也都不一样了,那我们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这一切变化呢,还是主动的坦然接受,甚至自己参与到改变之中去呢?邢凤英退休后,除了工作环境变成生活环境以外,由于考虑到儿子工作在市区,房子却买在昌平郊区,上班不方便,她就和老伴儿跟儿子换房子住了。

  “为了儿子上班方便,刚开始也没多想自己到郊区会不会不习惯。只要年轻人方便点儿,作为老人也就好好的过生活吧。每天早上起床后溜达着去早市上买菜,然后奔蟒山爬山去。爬山的时候会遇见很多人,刚开始也只是问问路,和周围的人不熟,的确会有些不习惯,每天也会拉着老伴儿陪,要不一个人太寂寞了。后来才慢慢的开始与其他人聊天,也就渐渐适应了,也有了不少新朋友。”邢凤英介绍着自己退休后环境改变的一点体验。

  邢凤英的老伴儿是一个对乡下生活充满感情的人,退休后,更愿意忙活每天的吃吃喝喝的那些事儿。两个老人有时候互相搭把手,有时候就自己忙自己的。

  ■专家点评

  退休做好三件事

  受访专家:王智民,北京安定医院第十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成人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等。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全天。

  首先要改变认知。老人要对自己的角色转换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会从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能再围绕着以前的生活。

  其次要理性认识人际关系转变。可以继续与以前的老同事、老朋友保持联系,多沟通,建立新的社交圈,拥有新朋友。

  最后要主动尝试改变。积极安排退休后的生活,发挥特长,重新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价值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