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04日> 总第840期 > 14 > 新闻内容
部分乙肝可停药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

  庄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陈力元,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

  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教授。

  陈小苹,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

  部分乙肝患者终于可以甩掉药袋子了,停药后可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抑制乙肝病毒,防止病情复发。

  在首届亚太前沿肝病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教授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由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在免疫控制上的独特优势,患者通常治疗1~1年半可停药。

  免疫控制是通过免疫调节改善机体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举个例子,同样感染了乙肝病毒,有的人查出得了慢性肝炎,有的人则不会得病,这就是不同免疫力作用的结果。

  乙肝病毒之所以难以控制,就是因为机体缺乏有效的免疫控制。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病人免疫系统的潜能被调动起来了,停药后依然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抑制病毒复制。

  陈力元主任指出,年轻、女性、初次治疗、病毒载量低的乙肝患者更适合干扰素治疗,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也推荐使用干扰素,以便在有限疗程内实现持久免疫控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也表示,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关键是获得持久免疫控制,这样患者才能有望停药。

  怎么获得免疫控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指出,e抗原转阴并出现抗体,就意味着患者实现了免疫控制,而表面抗原消失和产生抗体是最为理想的免疫控制状态。

  乙肝患者治疗中往往会接触两类药:一类是需要长期吃的核苷(酸)类似物,它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停药复发率高,并可能产生耐药。

  另一类是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类(如派罗欣),它既能有效降低病毒数量,又能调节慢性乙肝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经过一段时间用药后可能获得免疫控制,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如何查看疗效?乙肝患者复查时经常要做“两对半”检测,但这个结果只能告诉患者是阴性还是阳性,反映不出病毒水平,而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可显示出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

  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陈小苹建议,大家治疗中应定量监测表面抗原,该监测不仅能了解药物的疗效和病毒的抑制情况,还可预测停药后免疫控制能力,可预测远期疗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