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小儿,常备小药。
很有趣,不少中医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儿童药,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像一捻金、焦三仙、五积散、七珍丹……听起来顺耳,治起病来也不含糊。这四种药都有消积导滞之功效,但又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附加功效。
一捻金
缓腹胀,治便秘
成分:炙大黄、槟榔衣、人参、炒牵牛子、朱砂。
功效:一捻金中的炙大黄和炒牵牛子有增进肠道蠕动,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等作用,大黄和槟榔中还含有抗菌作用的成分,牵牛子和槟榔都具有驱虫的功效,对蛔虫、绦虫和蛲虫有麻痹作用。所以其功效可以总结为消积化滞,除胀通便,化痰平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其中包含有泻下作用的大黄和牵牛子,但牵牛子为炒剂,再加上其中有人参的调和,所以这个方子还算比较温和,被归入非处方药。
用法:将几种成分粉碎成细末后服用。
注意:一捻金的成分中有不少“猛烈之品”,所以不宜多服。服药期间不能吃生冷、油腻和腥膻的食品。
焦三仙
助消化,增食欲
成分: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功效:这个方子里的三味药,都有助消化,健脾胃的功效,比如焦麦芽,能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等。山楂大家更熟悉,专门对付吃肉或油腻的东西多而引起的肚胀、嗳气、腹痛、腹泻等。而焦神曲是由全麦粉和其他药物(青蒿、苍耳,辣蓼、杏仁、赤小豆等)混合后发酵而成的加工品,要知道,凡是发酵之品都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另外你可能注意到了,这里面的三味药,都是带着个“焦”帽子,目的也是加强健脾和胃的作用。简单而言,此方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用法:三味药用水煎服。
注意:饭后1小时服用,切忌空腹吃。
五积散
止咳嗽,抑细菌
成分:麻黄、肉桂、白芷、干姜、厚朴、桔梗、陈皮、半夏、炒枳壳、当归、川芎、茯芩、白芍、苍术、炙甘草。
功效:五积散主治脾胃宿冷,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头目昏痛,不思饮食等。其中半夏有明显的镇咳作用,陈皮中的成分能够使痰液变稀而起到祛痰作用,肉桂中的桂皮醛及桂皮酸钠和芍药中的芍药甙都有解热作用。而白芷、白芍、肉桂等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它还有健胃的成分。总的来说,这个方子具有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之功效,这也是“五积散”名称的由来。
用法:水丸剂,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注意:避免感受风寒,忌食油腻、生冷之物。
七珍丹
消积食,镇受惊
成分:雄黄、天麻、天竺黄、全蝎、僵蚕、清半夏、钩藤、桔梗、黄芩、巴豆霜、胆南星、蝉蜕、蟾酥、沉香、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牛黄、麝香、朱砂。
功效:七珍丹疗效好,使用方便,主要治疗小儿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感冒发热,惊风抽搐,痰涎壅盛。能够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息风。
用法:包衣水丸,可以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或者放入食物中同吃,空腹服最好。
注意:七珍丹因其药性强烈,并且含有泻下药的成分,所以归入处方药,必须严格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像麝香、蟾酥、羚羊角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巴豆、朱砂、雄黄都属于毒性药物,因此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能过长。
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