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3月07日> 总第808期 > 23 > 新闻内容
“输液椅费”让公益性蒙羞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查看次数:  

  新闻背景:近日,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被曝向病人收取3元的输液椅费用,即便自带板凳也需缴纳此费。医院负责人表示,这一收费项目是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正当收费,而山东省物价局表示收费是为了给患者更好的保障。

 

  物价部门岂能做

  反公益合谋者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输液椅费”事件再一次证明了公益性机构的紧缺性和伴随着供应不足而带来的公益性倒退。

  从公共医疗资源非均衡发展现实看,公立医院与就医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失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手握医疗资源分配权的绝对优势地位,实际上也拓展了公立医院在其他方面的权限,而削弱了就医方的应有权限。在“输液椅费”这个霸王式条款的订立过程中,嗷嗷待诊的就医者毫无博弈协商能力。在这样的利益权衡中,就医者输掉了不应付出的额外成本,公立医院牺牲了公益性。

  实际上,真正应该追责的是物价部门:“输液椅费”项目的确立是否经过听证?收费额度是否经过演算?这笔收入的去向是否应该公开?物价部门代表政府,具有更彻底的公益性。若在“输液椅费”上程序不正义,则不仅会成为反公益的变相推手,而且难释社会物价部门参与利益合谋的合理性怀疑。

  捍卫公益性先克服

  “乱收费惯性”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范正伟:单就“输液椅费” 而言,比起那些不明不白、含混不清的收费,山东这些医院的公开透明值得表扬,起码让患者消费得明白。

  不过这样的“明白”,若是稍加推敲的话,却是让人糊涂:如果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就要收“输液椅费”,那么患者还真应该庆幸:还好这些公益性的医院没有装电梯、盖大楼,否则区区3元怎么能够!

  不可否认,任何医院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诚信经济,对于公众质疑的收费项目,是否有利用专业优势欺骗患者之嫌?

  在一个信息日益透明的社会,那些乱收费的医院,即便不考虑患者感受,也应该算算“信誉”和“市场”这笔账;而对于种种乱收费现象,有关部门如果真是执政为民,就应该加强监管,而不能坐视不管,甚至为其撑腰、做合法性论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