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3月07日> 总第808期 > 15 > 新闻内容
手术不是万能的
健康时报记者 吴润果 特约记者 姚永玲 吴润果/图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查看次数:  

 

  门诊见闻:

  “好多病人过来就问一句话:‘吃药还是手术?’”陈仲强教授趁着前一个患者离开,第二个患者还没有进来的间隙,转头告诉坐在身旁的记者。

  很多脊柱疾病患者在吃药和手术间纠结,挤破头挂号找来,就是让陈仲强拍板的。

  “这次我来找您是想再做个手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笑着说。她是自己来看病的,精神挺好,行动自如,看不出来有什么病需要做手术。

  “您不是在我这里做过一次胸椎手术吗?又出问题了吗?”陈仲强认出了这个患者,不解地问。

  “是做过,手术后我感觉特别好。但脊柱又有点歪,走一会儿腿就疼,是不是腿和腰又有问题了?我想再做一次手术,我不怕疼。”老太太回答。

  陈仲强先看了她的病历,让她做蹲下、起立动作,再俯腰、起身,又做了做单脚站立、支撑脚尖向上提。同时检查了她的骨骼和关节,最后很确定地告诉患者:“你没必要再做手术。”

  “求求您给我做手术吧。”老太太还不死心,再次要求手术。

  “首先,您担心髋部脱位,我检查了髋关节,完全正常,而且髋关节也没有这么容易脱位或复位的。”陈仲强耐心地解释,“我认为您的关键问题是骨质疏松及背部肌肉无力,因此,最重要的是加强肌肉锻炼,同时治疗骨质疏松,这才是康复的关键。”

  听完这番话,老太太满意地离开了。

  陈仲强告诉记者:“大多数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不需要手术,经过生活与工作方式的调整,加上肌肉锻炼、理疗及药物治疗,即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少数类型的病变如不抓紧手术,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有瘫痪的可能。经医生评定确实要做手术的,还是尽快做。”

  专家简介:

  陈仲强,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脊柱外科疾病,尤其在颈椎病、胸腰椎疾病、脊柱畸形与创伤及滑脱的治疗方面有较高水平。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特需)。

  “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这是不少人用来自嘲的话。虽然是说笑,但也有一定的科学性:脊柱外科疾病的确最喜欢缠上久坐的人。不仅如此,颈椎病、胸椎骨折、驼背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脊柱外科的治疗范畴。如何有效地防治脊柱疾病呢?陈仲强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经验:

  腰腿疼

  先练肌肉

  门诊现场:一位患者老喊腰疼,陈仲强开出的方子是行腹背部肌肉锻炼。一位患者腿疼了两三年,跑遍了医院,怎么吃药都不好,陈仲强也开出运动处方。一位患者被车撞伤后一直腰背疼,陈仲强告诉她:“腰疼也要锻炼,不锻炼永远好不了。”

  陈仲强:这三名患者的腰腿疼都源于腰椎,第一个是椎间盘突出,第二个是椎间盘老化、撕裂,第三个是创伤。治疗仅仅是康复的一部分,肌肉的训练必不可少。只有骨骼周围的肌肉有劲了,才能撑起骨骼,实现脊柱的稳定协调,减少损伤性疼痛。仰卧起坐和小燕儿飞是训练腹部和腰部肌肉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10个一组,量力而行。

  颈椎病

  需要分型

  门诊现场:有个老太太最近一个月老出虚汗,头晕呕吐,一犯就是一天,不适症状逐渐消失。陈仲强怀疑是颈椎病,但手术与否仍需进一步观察。还有个患者腿的反应明显活跃,经检查颈椎有问题,立即手术是最好的办法。

  陈仲强:颈椎病最常见3个类型:脊髓型、神经根型和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是全身问题,而神经根型则是局部问题。如果是脊髓被压迫了,可能会影响肢体活动,这种类型颈椎病最好行手术治疗。而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般是局部疼痛或麻木,保守治疗效果不错,长远看真正需要手术的不到10%。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头晕症状为主,也适合非手术治疗。

  肌膜炎

  爱找白领

  门诊现场:一位四十多岁女性,整天对着电脑工作,脖子酸疼,感觉像针刺一样,诊断结果是肌肉肌膜炎。

  陈仲强:腰腿疼或颈部疼不一定是脊柱问题,可能是肌肉肌膜炎。长期慢性劳损,可引起颈、肩或背部肌肉出现炎症反应,症状与某些脊柱外科的疾病比较像,但不是骨骼出了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吃药对症处理,更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坐着和伏案工作,同时还要增加户外活动。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如游泳、兵乓球、跑步等活动。也可选择跳绳运动,简单易行,属冲击性运动,既可活动全身,还有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

  脊髓病

  容易忽视

  门诊现场:一位30岁男士,最近半年走路有问题,他怀疑自己的两条腿长短不一。一家医院认为他是脊柱侧弯,另一家医院认为是髋关节有问题。治疗了半年多,效果不理想。

  陈仲强:我先让他站直了,然后走几步,发现脊柱是有一些侧弯,但很轻微。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反映老有腿抖的症状,而且两腿粗细不一,说明一条腿的肌肉已经开始萎缩了,再加上患者的手和下肢

  反应异常,因此综合判断,疾病的根源不在骨骼,而是出在胸椎脊髓上,需要进一步的CT和核磁检查。我提醒有运动疾病的患者,不要只把眼光局限在局部症状上,应该到做全身的体检,排查脊髓病。

  记者手记:

  在有些人眼里,骨科治病就等于修修补补,哪断了,就从哪接上;哪长了东西,就把它切掉。而骨科大夫就是专门接骨或者做手术的技师,不到万不得已,撑不下去的时候,不会去找骨科大夫。

  而陈仲强的一言一行都告诉记者,骨科大夫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你把手自然垂下,有感觉吗?”陈仲强一边拿小锤子敲患者的手指一边不停发问。

  “这样摇,脚趾有感觉吗?”陈仲强用手捏着患者的脚趾问。

  “你弯腰,尽量往下弯。”陈仲强边说边检查患者的脊柱。

  可见除了查清病因、精准治疗,康复指导也是骨科大夫的责任。

  作为著名三甲医院的一把手,能够坚持每周出门诊实属不易。陈仲强对待门诊工作一丝不苟,因为他相信,作为一名骨科大夫,准确的诊断能够帮助患者少走很多弯路;而除了手术之外,给患者的康复建议,也能够为患者的生活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