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现代人慢性疾病中最普遍的病种之一,让许多人饱受折磨,吃不好,睡不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与工作。
青海省藏医院院长李先加告诉记者,人们经常选择一些消炎止痛类药物来治疗胃病,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容易造成肠胃病反复发作,同时也会造成病情恶变,这也正是近几年胃肿瘤、肠肿瘤发病率居高的原因。
藏区有一种藏药叫做金诃坐珠达西,所采用药材几乎都来自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是人们很少接触的一种药物,几乎不存在抗药性,很多人服用后会有显著效果。
金诃坐珠达西的由来
青藏高原,环境恶劣,藏民同胞风餐露宿,吃七八分熟的牛羊肉,难以消化的糌粑,喝油腻的酥油茶,没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体制作为保障,胃肠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在公元八世纪,情况更为严重。
药王宇妥·元丹贡布见此情景,发誓要研制出一种能从根本上治愈胃肠疾病的药品,造福苍生,他跋山涉水,四处考察,有时为了寻找配方中的一味药品,甚至要面临死亡的威胁,历经数年,终于利用青藏高原特有珍贵药材资源,结合传统藏医学文化、中医学文化和印度医学文化,凝炼出珍宝类的胃肠疾病治疗型特效药坐珠达西,并且把处方记载在他所编写的藏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传承至今。
珍贵的药材和经典验方
金诃坐珠达西所含的寒水石、石灰华、佐太、天竺黄、藏红花等35味药全部采集于纯净的雪域高原3500米雪线以上。几百年前,藏族同胞为收集全这些原料药材,要花费5~6年甚至十几年工夫,部分原料药材每三年以上才能成熟,而稀有矿物质更需要在寒雪坚冰下挖掘,往往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一旦制成成药之后,却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垄断,专供御用,不许流落民间。普通老百姓难得一见,在历史上曾一度发生牵牛换药的事情。
解放后,经过金诃藏药研究院的发掘和整理,坐珠达西的配方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其真正成为经典验方,使其生产出来的坐珠达西疗效更加确切。
胃病食疗配合坐珠达西
胃病的治疗,首先要考虑的是胃病食疗法。胃病食疗法就是患者通过调节饮食来治胃病的方法。胃病食疗法首先必须要遵守饮食规律,饮食不规律想要治胃病是不可能的。在饮食规律的基础上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肠。
胃病之所以发病,除环境等诸多因素外,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也是个重要因素。治疗胃病要多方位结合,藏医专家建议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才能对胃病的治疗比较好。一般建议西药与“金诃坐珠达西”结合起来,并配合食疗治疗。而从临床实践当中,长期服用“金诃坐珠达西”,不但扶正固本,而且对以后胃病复发的抑制具有关键作用。